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湖南一村干部卖猪筹钱拍留守儿童电视剧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8-21 10:10:21  来源:华声在  

  图为6月1日,田金珍(右三)陪着留守儿童一起过六一。 石林荣 摄(资料图片)

  【档案】

  今年45岁的田金珍,是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妇代会主任。2004年,仅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她,自筹资金、自编自导拍摄以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呼吁家长关心留守儿童题材的电视剧《千里寻母记》,引起了强烈反响。如今,她又创办了“留守儿童自强班”,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爱心事业。今年6月,她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故事】

  2003年冬天,田金珍在吉卫镇街头看到两个女孩,小的晕倒在地,稍大的则蹲在一旁哭泣。她一打听后得知,这对小姐妹的妈妈几年前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一年多未回。姐妹俩赶了100多里山路,想去找在矿山打工的爸爸,却因又累又饿,体弱的妹妹晕倒了。

  田金珍把姐妹一路护送回家后,把姐妹俩找父母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由于自身经济困难,田金珍瞒着丈夫卖掉了家里的两头大肥猪,换来2000元钱作拍摄经费,又拉上女儿和朋友的儿子分演姐弟。她每天利用晚上时间,在女儿用过的作业本背面写起了剧本,遇上不会写的字就画个圈,第二天由女儿填上。

  两个月后,上下两集的电视剧《千里寻母记》制作完成,“首播”就把满屋子的人都看哭了。田金珍随后又自费将该剧录成了300多个影碟送给在外打工的家长。腊乙村就有100多名父母受到触动,放弃了在外务工,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从此,田金珍成了留守儿童的“代言人”。2006年,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她以家里和村小学为依托,创办了免费的“留守儿童自强班”,首批就招收学生70余人。每年暑假,都有来自长沙、上海、北京等地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到“自强班”担任“爱心老师”。目前,来这里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已超过500多人次。

  吉卫小学学生小龙,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经常几门功课不及格。2010年加入自强班后,田金珍从关心他的生活细节入手,矫正他的不良习气,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还通过志愿者重点对他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2011年,小龙以高分考入该县一所示范中学。

  在自强班里,先后有一半多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得到了矫正,20%的学龄孩子由学习后进生变成了优秀生。在田金珍的带动下,腊乙村10多个村民也成了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花垣县有关部门还给全县15000名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家长”。

  【感言】

  田金珍:孩子是我心头的牵挂。只要还有一个留守儿童,我心里就会不安。我们能给留守孩子的只是亲情的弥补,不能替代父母的爱。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回家创业,回到孩子的身边!本报记者 孙敏坚 刘文韬

责任编辑:吴晓琴【收藏】
上一篇:32位亿万富翁征婚 200余女性扎堆面试
下一篇:最美女教师获捐1572万 民政部门称其可自行管理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