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农村改善 农民致富特色城镇批量形成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8-27 09:38:03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农村改善 农民致富特色城镇批量形成

——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

  数字为证

  随着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城镇住房保障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发展数据看,200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24.01%,2011年为35%,增长了11%,与全国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

  10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400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累计投资规模。

  10年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高速公路的发展成为我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8万公里。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

  全省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32137.46万立方米,累计消减COD4.59万吨,供水质量公示指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燃气的普及率也同步提高。

  同时,我省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随着一批重点镇、特色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人口承载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前提是让人们居有其屋。近年,我省大力推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工程项目。解决了农民工进城住房难的问题。以2010年为例,这一年,新开工廉租住房81582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18043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1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647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1839套;林场棚户区改造2009套。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比较严重,一是数量大。2008年以前,全省共有危房户192.48万户,占农户总数831.2万户的23.16%;二是分布广。全省1449个乡(镇)都有危房;三是涉及困难群体多。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等特困农户达125.84万户,占全部危房的65.38%。借2008年5月,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之良机,全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万户试点”和“扩大试点”。从2009年2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整县(市、区)推进,带动全省农村危房改善工作,至2011年,全省35.61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李克强副总理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以解决农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的民生问题取得新的进展,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

  生动实践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10年前,当人们外出到“珠三角”、“长三角”,往往惊异人家小城镇建设的成就。宽阔的马路,平整而干净的文化广场,丰富的夜生活,反观贵州的不少县城,昏暗的灯光,杂乱无章的市容市貌、狭窄零乱的道路交通,更遑论那些因投入匮乏而多年失修的乡镇政府所在地。

  10年后的今天,我省许多城镇建设令人刮目相看。走进遵义县城南白镇,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由于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一条条柏油路干净平整,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增添了都市气息,各色各类的商铺开满了大街小巷。一位叫王玉全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南白镇就是那么几条小街,现在县城(长大)了,走一圈要好几个小时。家门口还有文化广场,唱歌、打球、比过去的日子安逸多了。”

  遵义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城镇化建设有力地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及条件。至2011年10月,遵义县城建投资13.69亿元,为“十五”期间城建总投资的1.5倍;“十一五”期间,商品房开发面积近800万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近20亿元,两项均为“十五”期间的10倍。

  地处黔中腹地的平坝县,近年来,结合“整脏治乱”、“旧城改造”等活动,投入巨资维修道路、改造和新修公厕、农贸市场等,投资上亿元,修建东门综合客运站工程、迎宾大道及高新区文化广场等。

  县城“长大”了,小乡镇更繁华了。通过城镇化建设带领作用,类似遵义南白镇、平坝县城发生的巨变,以及激发出的干事激情,在黔贵大地上处处可见可闻。

  生动实践二:小城镇建设有声有色拉动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农民转移进城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考题。缺少就业岗位,农产品交易走不出内循环的怪圈,自产自销,少与外界发生关联。地方经济结构单一,增长乏力。

  是近10年来的大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为各地进行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地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进城农民转移进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六盘水市围绕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做“煤炭文章”。从2000年至2011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该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此举不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有“人类灵魂的最后栖息地”之称的黔东南,把产业规划纳入了城镇规划范畴。镇远雷山剑河等一批以特色旅游资源支撑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大批农民通过家门口就业,鼓起了“钱袋子”。

  遵义市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如遵义县乌江镇依托乌江,把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文化相结合,融资1.47亿元,通过旧城改造,初步建成乌江豆腐鱼饮食一条街;虾子镇山辣椒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如今有万余人从事与辣椒产业相关的工作。类似的乡镇成了区域性节点。

  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我省的城镇化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产业所产生的强力磁场,吸引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哪里有活路,我们就奔向哪里!在惠水长田工业园打工的毕节农民工小许告诉记者说。工业项目带动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生产的迅速聚集,凡是有工业园区或重点工程项目的乡镇,人气和财气的吸附能力都呈现惊人的跃进。

  生动实践三:创新思维,推动了政策和资金两大支持机制的形成

  这10年,我省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无论是城镇化水平、城镇规模都超过10年前。

  贵阳市城镇化率已达38%;遵义市和毕节提出了城镇化率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城市化推动的主要区域,六盘水市、安顺市也制订城镇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

  近10年贵州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得益于解放思想,打开视野、创新工作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形成了强大的支持机制。

  2012年8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通过省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审议。当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运用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自2002年成立后,至目前,累计向贵州投放1300多亿元贷款中,涉及城镇化领域的比例达40%以上。对于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位居省内金融行业之首。近年来,国开行贵州省分行与全省9个州市相继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坚持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的协调优势相结合,最大程度整合并放大了政府、金融、市场的力量,搭建规范的投融资公司,最终以市场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近年来,国开行贵州分行已引入上百亿元省外资金用于贵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创新开发出结构性银团产品,解决了贵州二级公路建设融资难题。向贵阳市提供80亿元贷款,支持16个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帮助地方政府首次引进社保资金入黔。在推进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通过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编制,把开发性金融服务理念植入地方发展规划和融资策划中,放大其支持作用。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用地问题。省国土厅通过争取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等,为我省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的用地支持。除争取国土资源部追加奖励2.13万亩土地指标外,2010年,又使我省获得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5000亩,使全省周转指标达1.6万亩。同时清理出22万亩存量建设用地。据介绍,2010年,我省建设用地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用地达36万亩,占到国家指标的9.9%。

  10年来,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既改善了民生,又促进了发展,用大量实践活动,生动诠释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精髓之所在。

  小城镇“长大” 农民“钱袋子”鼓了

  历经3650个白天与昼夜的轮回,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贵州这片开放奋进的热土上,勤劳的人民群众,走过非同寻常的10年,以永不言败,不甘落后,创先争优,力攀高峰的贵州精神,用智慧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以创新精神改变观念,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深刻认识省情,跳出了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论农村的城乡二元分割发展的思维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径——通过城镇化的带动,使农村改善,使农民致富,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通过有效合理配置公用设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在实践中,通过发展特色小城镇,发展新兴产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使大批农民成为在家门口就业的“两栖”新型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心愿,“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靖晓燕)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2012贵阳农交会昨闭幕 30万人逛展收获5亿订单
下一篇:副州长刘晓春带队到内蒙古国际中蒙医医院考察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