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绿色产业从这里崛起 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下经济发展扫描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8-25 09:45:56  来源:中广网  


  二

  时值盛夏季节,记者来到施秉县牛大场镇,只见远山近岭,一片片红豆杉林下,太子参、头花蓼、独角连等中药材绿绿葱葱,到处一派生机景象。村民说:这些红豆杉和中药材就是我们的“活期存折”。

  作为黔东南州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牛大场镇早已成为全州发展林下种植致富的典型。在该镇的示范带动下,2010年,施秉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5.2万亩,培植了以太子参、头花蓼、独角连等2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业,建成了500亩以上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10个,打造了牛大场镇牛大场村、杨柳塘镇瓮塘寨等一批药材种植专业村寨,药材种植区域已辐射到8个乡镇,成为全国第二大太子参种植基地,初步形成“药——粮”型、“药——林”型等多种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带,广大农民每年从该产业中获取亿元以上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我种香菇10年了,2005年起种到2万袋,年纯收入3万元,2009年以来香菇价格好,纯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今年准备种到3.5万袋。”榕江县栽麻乡小利村种植香菇的王涛得到实惠后喜滋滋地向县科协的同志介绍。

  “2001年,县里把小利村作为食用菌种植试点村,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以协会发动村民利用林间杂木种植袋装香菇。目前共有80多户种植香菇200余万袋,年收入400多万元。”榕江县科协副主席潘顺辉告诉记者。

  在黔东南州,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等小环境,结合菌类喜荫、喜湿的特点,以玉米杆、锯末等废料,在郁闭林荫下培育菌类的种植模式,已为山区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目前,全州林下种(采)药利用森林面积12938亩,投入资金共10910万元,总产值21250万元,收入共10630万元。

  有生产就要进市场,要把林下产品在市场上展示,进入消费者的“胃”里,必须进行加工和包装,于是以林下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如: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榕江县盛源天然食品开发经营中心、从江县香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千里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锦屏县野生植物保健品综合开发公司等100余家农产品加工特色企业,成为近年来我州工业发展的一支新军,太子参、竹荪、香姑、桂花蜜,等等,一大批农特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既要‘绿水青山,还要‘金山银山’。对于像黔东南这样的林业大州,需要通过发展特色工业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州委书记李飞跃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贵州的“转”与“赶”时如是说。


责任编辑:张弘【收藏】
上一篇:贵州黔东南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态移民安居乐业
下一篇:中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高峰论坛在贵州黎平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