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三效合一助增收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2-05 10:16:01  来源:  

  二

  麻江县通过有机产品示范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有机蓝莓种植面积近1333公顷,带动农户数由200户增加到438户。

  2011年麻江县333公顷蓝莓基地开始投产,产量600吨,全县蓝莓总产值由2010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600万元,其中约有100吨产品销往沿海开放城市及日本,2012年,约有500多公顷投产,预计产量1000吨,预计销售收入可达7200万元。

  目前,参与蓝莓产业发展的境内外企业有22家(其中育苗企业2家,加工企业2家,种植企业18家),4个专业合作社和近500户农户参与了麻江县蓝莓产业建设,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机蓝莓产业还不断助推麻江县旅游业的发展,2011以蓝莓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共计接待游客79.01万人次,同比增长31.25%,旅游综合收入7546.28万元,同比增长34.18%。其中蓝莓采摘体验游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约占全年旅游总收入6.63%。

  近年来,麻江县借助有机蓝莓产业发展,开展了以“春观花、夏品果、秋赏叶、四季品酒”为主题的蓝莓旅游活动。有机蓝莓产业的发展,解决该县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在蓝莓标准化、产业化、有机化的进程中,麻江县依托蓝莓产业化带动全县国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加快全县的劳动力就业转移;拉动蓝莓红酒、蓝莓白兰地、蓝莓果浆、蓝莓饮料、蓝莓果脯等蓝莓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带动果园肉牛养殖、蓝莓花蜜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强化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整治的力度,提升森林覆盖率,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兼顾整合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麻江蓝莓产业化发展道路。

  随着麻江县蓝莓种植技术的提高和蓝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引起了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11月,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签发了《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依托麻江县现有的蓝莓生产基地,创立全州统一的“麻江蓝莓”品牌,扩大蓝莓种植基地规模,以麻江为产业核心区域,带动黔东南州蓝莓种植业的发展,并积极发展深加工,努力把黔东南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蓝莓生产基地,使蓝莓产业发展成为黔东南州的一个支柱产业。在充分调查了黔东南各县市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麻江县多年的蓝莓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经验,对黔东南今后五年的蓝莓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并对五年后的蓝莓产业发展远景进行展望。

  “十二·五”期间,该州在麻江、凯里、丹寨、台江、雷山、黄平、镇远、从江、三穗和黎平九个县新建25.5万亩蓝莓种植基地,并在此基础上,于麻江县建设年加工蓝莓鲜果约6.4万吨,包括蓝莓饮料、蓝莓果酒、蓝莓花青素提取、蓝莓果酱等加工生产线的蓝莓加工园,到2015年,全州蓝莓种植规模发展到27万亩(其中原有1.5万亩,新建25.5万亩),年产蓝莓鲜果8万吨(最终可达27万吨),实现年产值40亿(最终可达135亿元)。

  2011年至2020年,麻江县将通过不断强化蓝莓有机产业化体系建设,在黔东南州形成以麻江县为核心区域、产品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南方蓝莓种植加工基地,培育独具特色的蓝莓品牌,将麻江县打造成全国有机蓝莓示范县。

  贵州省质监局局长张伟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认监委开展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活动,尤其是对于省内一些已建成的有机产品基地,如凤冈县和湄潭县的有机茶叶、习水县的有机高粱、榕江县的有机蔬菜等,加大帮扶指导力度,积极申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同时,还将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麻江工作经验,并参照国家认监委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组织开展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活动,促进全省有机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美丽贵州。(金艾)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雷山工商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下一篇:浙江人心仪原生态民族风 赴黔体验游悄然升温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