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苗乡侗寨奏凯歌 和谐秀美看剑河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27 11:07:54  来源:黔东南日报  

  快速发展的剑河

  经济发展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5336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一产增长9%,二产增长46%,三产增长19%;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8900万元,增速为159%,实现税收3030万元,同比增长114%,高于目标任务5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纳入州考核的投资额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州考核任务数12.7亿元的105%;财政总收入完成20017万元,同比增长6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463万元,同比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925万元,同比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4004元,同比增长32%。从当前预排位情况看,2011年,该县生产总值增速排全省第37位,同比上升1位,排全州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全省第27位,排全州第4位,同比分别上升60位和1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4位,排全州第1位,同比分别上升1位和15位;旅游总收入增速排全省第7位,排全州第4位,同比分别上升55位和6位。各项重要指标在全省全州的排位均比2010年有较大提高。

  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项目建设速度加快。2011年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60个,总投资22亿元,已完工152个,在建8个。二是项目谋划形势喜人。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县级项目库,入库项目达645个,总投资408亿元。三是项目争取成效显著。2011年落地该县的项目共20批84个,总投资3019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8100万元,项目涉及城镇基础设施、卫生、保障性住房、畜牧业、工业等各方面。四是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全年共签约项目37个,协议资金159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5个。已落地项目23个,到位资金14亿元,是上年到位资金的10.8倍。201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是“十一五”期间总和的4.5倍,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有人工种植钩藤31400亩
 

  结构调整迈出强健步伐。一是特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中药材(钩藤)基地25899亩、猕猴桃基地1000亩、320国道经济带蔬菜示范基地440亩和标准化规模示范养殖场4个,实施网箱养鱼10721箱,面积达321630平方米。2011年,全县农牧渔业增加值达51253万元,占全社会生产总值的29.2%,同比增长9%。二是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功引进天利达年产120万双休闲运动鞋、鑫丰顺年产60万双中高档皮鞋、康泰年产120万双运动鞋、仙作古典年产1万套仿古家具、福成年产8000万块节能环保砖、旺达年产8000万块节能环保砖以及县城景观湖电站和年产40万立方米板材等8个项目,先后完成了欧泰林化、鑫鑫木业、忠信建材、荣达木业、旺达砖厂、福成砖厂等6户企业技改工作。201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2.3亿元,占全社会生产总值的13.18%,同比增长44.3%。三是旅游商贸氛围日趋活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成功举办2011中国贵州剑河仰阿莎文化节,着力规范以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为主的市场管理和经营秩序,全年到县旅游人数达95.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2亿元。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服务、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全县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达4236户,私营企业141户,从业人员达8398人。2011年,全县第三产业总值达9亿元,占全社会生产总值的51.4%,同比增长19.1%。

  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交通网络更加畅通,建成通村公路1436公里,通乡油路154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1590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285个。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新建和完成渠道防渗工程209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600亩;实施饮水安全工程34处,有效解决了2.22万人的饮水安全。大力推进城市扩容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仰阿莎广场、民族体育场、污水处理厂、常驰地产、民族风情街等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县城屋顶亮化、大树绿化、房屋立面改造、城市道路升级改造、沅江河景观坝等一批城镇宜居工程。清水江大桥、城西路网、民族商业街、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县城四星级宾馆、第二高级中学、清水江景观防洪堤以及高速路口至校场坝、汽车站至大树脚城市主干道拓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温泉景区征地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土地收储成效显著,在县城西区、东区和温泉景区收储用地3000余亩,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打牢基础。



剑河温泉景区配套工程规划图



新县城景观湖水电站开工典礼(孙亚光摄)

 

  民生保障迈向更高水平。“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25861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9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6%以内。完成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943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20人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643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资金2436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45万元,完成减贫人数6367人。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2个,完成易地移民扶贫搬迁48户215人。农村低保覆盖56511人,城镇低保覆盖2874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97.9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918户,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76套,投入资金150万元为全县所有农户实施了房屋灾害性保险。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津补贴和住房增量补贴。加大教育扶持力度,投入资金2490万元,新建、改扩建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及时发放各类教育补助资金3541.96万元,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先后完成县人民医院、太拥乡卫生院规范化建设,以及12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12%,县人民医院成功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估验收。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完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50个农家书屋,完成有线电视县乡联网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在县城安装了调频广播系统,该县男、女篮球队在全州第二届“信合杯”篮球赛上分别取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争创了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以内,自然增长率为5.56%。

责任编辑:唐旭【收藏】
上一篇:三穗县召开目标考核管理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从江县贫困生助学金首发仪式”在往洞中心小学举行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