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他救了一个村寨的生命---"6·29"抢险救灾侧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7-24 13:05:41  来源:金黔在线  


  ——岑巩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吕南海“6·29”抢险救灾侧记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抢险救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7月12日,在采访黔东南州岑巩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吕南海时,透过他那朴实无华的言语和黝黑的脸庞,看到了交通运输系统一名基层干部的坚毅和刚强。

  面对岑巩县思旸镇发生的“6·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这位45岁的侗家汉子,临危不乱,用智慧引导一个村寨8户32名群众脱险,无一人伤亡;在抢险救灾中,他又奋勇当先,坚守一线为灾民排忧解难,确保通往灾区的运输物资车辆安全畅通。

  岑巩县政协副主席、思旸镇党委书记杨琼感触地说:“吕南海局长是我们的大功臣,不仅救了一个村寨群众的生命,而且为抢险救灾立下汗马功劳。”

  危急关头,智引群众脱险

  6月29日凌晨6时20分左右,吕南海和往常一样从县城跑步进入思旸镇大榕村甘家寨去锻炼身体(两地相距约2公里),并检查农村公路养护。当他路过甘家寨时,看到思旸镇大榕村新龙组68岁的刘春芳迎面跑来。老人告诉他前面公路出现松软、坡下河床有点变形。吕南海立即意识到可能会出现滑坡地质灾害,第一感觉就是要立即通知村民逃离现场。

  “大家赶紧出来,要垮坡了。”情急之下,吕南海对着居住在半山腰的甘龙根、甘学国等几位村民大声喊话。此时,不远处的山坡上响起哗哗啦啦的响声,有一股凉飕飕的风迎面扑来,一些树木随风倒下。“要垮坡了,大家赶紧离开——”又一阵大喊之后,许多村民听到叫喊声纷纷从寨子里跑了出来。吕南海毫不犹豫地引导村民往安全地段撤离。所有的村民刚离开寨子,就听见轰隆一阵巨响,新龙组消失在滑落的坡体之中……

  此时,吕南海用手机及时向县里面和思旸镇报告了灾情。

  灾情发生后不久,外出放牛的杨小妹第一个要进寨返家搬东西,吕南海一把拉住了她说:“不要去,那里不安全,有生命危险!”在他全力劝说下,村民们都放弃了抢回财物的念头。

  随后,吕南海站在滑坡山体对面的山上查看灾情,及时询问有没有人员伤亡,清点寨子里的人数。受灾群众甘学国感激地说:“要是没有吕局长的大声呼喊搭救,我们可能早已深埋在泥土里了。”

  吕南海一直坚守在受灾现场。他一边维护秩序,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不让群众靠近危险区域,直至救援队伍赶到,他提起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抢险救灾,甘为灾民排忧

  灾情发生后,黔东南州、岑巩县迅速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奔赴现场。据相关部门统计,此次地质灾害滑坡规模约1200万立方米,共造成70户312名群众直接受灾,其中民房垮塌损坏9栋,涉及农民8户32人,损毁公路9.8公里,损坏河堤800米,林地损失45亩,农作物受灾1260亩,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滑坡石方造成坡底禾山溪形成堰塞湖,滑坡体长度约400米,其中堰塞体高约25米,底部约100米,顶部约60米,平均厚度约80米,小溪水流量为0.4立方米/秒,堰塞湖蓄水量已达5万立方米。如果不及时安全排洪,蓄水量可达150万立方米,将会使大榕、马坡、铜鼓田三个村348户1020人受到影响。如果堰塞湖扩大,造成堰塞坝崩溃,会淹没下游大榕村蚂蝗坳组和镇远县羊坪镇燕子岩村45户215人,冲垮沪昆高速公路贵州境玉屏至凯里高速公路禾山溪大桥,造成高速公路中断,淹没岑巩县新兴城区部分和镇远县羊坪镇大部分,损失不可估量。

  为使堰塞湖及时疏通引流,吕南海在救灾现场帐篷里立即主持召开了岑巩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会议,就交通运输系统抢险救灾等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布置,号召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吕南海以身作则、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做到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严格规定值班纪律,安排8名党员干部到施工现场和临时指挥部24小时轮流值班,自己亲自参与,做到政令畅通,措施有力。

  岑巩县交通运输副局长吴令介绍,吕南海局长从“6.29”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后,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一直坚守在一线,组织交通部门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确保通往灾区的运输物资车辆的安全畅通,为堰塞湖引流、泄洪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抢险救灾现场,吕南海看到一些抢险队员在泥泞中没有水鞋,立即组织人员将价值3500元的50双长筒水鞋送到这些队员手中。为确保灾民安置点住房的住户安全,需拓宽公路并增设安保设施。接到现场指挥部命令后,吕南海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调集了挖掘机1台、装载车1台,从7月4日上午10时20分起直至20时,头顶烈日,冒着酷暑,现场指挥,挖运土石方150立方米,扩宽公路80余米、平整路面640余米,投入资金10万余元,增设安保工程,迅速排除了灾民住宿区的安全隐患。

  坚定信念,构筑“精神高地”

  吕南海是岑巩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他在日常的工作中牢记人民的重托,恪尽代表的职责,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盼,积极为贫困农村地区办实事,为困难村寨、困难群众献爱心。

  思旸镇磨寨村老房子、方院、冲顶等三个村民组有一段2公里的通组公路由于维修物资紧缺,迟迟难以修建。为了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2009年10月,吕南海带队来到磨寨村调研,及时为该村解决了20吨水泥,村民们最后把这条路取名为“爱心路”。这些年来,吕南海在思旸镇采取立项、筹资、捐款等形式,资助修建通组“爱心路”10余条近20公里,解决水泥300余吨,解决5000余群众的行路难问题。此外,岑巩县交通运输局相继与水尾镇长冲村、长坪村结成扶贫联系点,并结成“一对一”扶贫对象。吕南海向帮扶联系点投资15万元,扶持10个特困户和8个贫困户,帮助扶贫联系村修建村组公路20公里,筹集资金和物资对扶贫联系点如水尾镇长冲村等村的14户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4户“双女结扎户”开展定点帮扶。

  从“十一五”以来,吕南海带领岑巩县交通运输局一班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为目标,在全县建立起“一横三纵两连线”为主体的公路网络骨架,为广大群众修通了一条条致富之路。如今,岑巩县11个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129个村通了公路,已提前实现了百分之百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百分之百的行政村通公路的“双百”目标。

  有一种付出叫执着,有一种执着叫收获。无论是危急关头,还是平时工作中,吕南海心系民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交通人奋力冲出“经济洼地”、构筑“精神高地”的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岑巩县交通运输部门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确保通往灾区的运输物资车辆的安全畅通,为堰塞湖引流、泄洪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岑巩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吕南海介绍灾情发生时的情况。
 

责任编辑:tangyunfang【收藏】
上一篇:侗族农民工的大学梦: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下一篇:我省六百余万农民加入“有卡一族”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