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从凯里公路管理局获悉,按照省公路局批复,该局近日将开始对黔东南境内国省道8座危病桥梁实施加固改造工程。
黔东南境内国省道现有的476座各类桥梁多为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造,设计标准低,荷载能力弱。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的不断增加,许多桥梁不堪重压,部分桥梁成了危病桥梁。加上经常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冲刷桥梁墩台,“病桥”数量不断增加。为确保国省道桥梁安全通行,凯里公路管理局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桥梁开展了技术专业检测和病害诊断,并及时向省公路局上报危桥加固改造建议计划。
被列入今年加固改造名单的8座“病桥”包括国道321线吉塘桥、平瑞桥、恰里前桥,国道210线陆家桥,省道202线向阳桥、亮江桥、天柱桥以及省道203线磨寨大桥,分布在榕江、从江、黎平、天柱、锦屏、麻江、岑巩等7县境内,桥梁总长585.67米,工程总造价1172.5万元,资金来自中央车购税和省自筹。危桥将按“提高原桥承载能力”的原则加固,主要进行主拱圈加固、修补裂缝、腹拱粘贴钢板、重做桥面铺装、新修防撞护栏等局部施工;对比较严重的省道202线向阳桥、天柱桥,将进行主桥、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整体新建施工。所有加固工程于今年12月以前完工,新建工程于2013年12月以前完工。加固、新建后,桥梁将达公路—Ⅱ级荷载标准。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凯里公路管理局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以及《公路桥梁加固技术规范》等要求组织实施。施工期间,将切实加强现场监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畅措施,确保过往车辆的安全和畅通。
自2005年实施危桥加固改造以来,至2011年底,凯里公路管理局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加大对危桥的改造力度,共“治愈”黔东南境内国省道126座危病桥梁,有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提高了荷载等级,确保了桥梁的安全运行,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姚仕威)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