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民族语电影配音员的苦辣酸甜(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3-06 14:47:1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民族语电影配音员的苦辣酸甜(组图)

译成的苗语台词

民族语电影配音员的苦辣酸甜(组图)

在侗寨放电影(陈沛亮 摄)

民族语电影配音员的苦辣酸甜(组图)

在他们戏称世界上最简陋的录音棚里配音

民族语电影配音员的苦辣酸甜(组图)

观众(陈沛亮 摄)

  “不投入感情,无遵重原角色的声音与情感,无法打动观众,人家会说假得很。”宋其生说,一边翻译一边配音,一部片子配音录制完成,这部片子每个配音员至少要看上几十遍。在配音时,角色悲伤你跟着悲伤,角色欢喜你亦跟他欢喜,配音员泪流满面从录音棚中走出来的情景,时常都会看到。

  据了解,黔东南州电影公司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是我省惟一一个民族语电影译制单位,亦是全国11家民族语电影译制单位一员,近年来中心主要译制苗语电影。苗语有8个音调,而汉语仅有4个音调,两种音调要一致对齐很是艰难的。中译配的苗语电影是以苗语“中部方言”标准音为准,而这种苗语“普通话”源自凯里三棵树养薅村一带。宋其生等5名苗语译制员是在1984年从黔东南州19000多人中“海选”而来的佼佼者。

  黔东南电影公司属特困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经费奇缺,职工工资等保障不稳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07年间电影行业走入低谷时,由于生存的原因,其中的侗语组配音员便流失出公司,仅留下宋其生等5名苗语组的成员存在至今。在长达20多年工作中,配音员每月仅有198元的生活费,2011年后每月增加到450元,在今年工资只增加到800元,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地工作。

  宋其生说,如今除了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外,最大的问题还是经费不足。去年中心所获10万元经费便译制了9部故事片,而别处译制一部民族语电影所投入经费超过3万元,只要有经费投入,我们一年不止仅译制9部电影。目前,宋其生等5名苗语译制员最小的47岁,最大的已53岁,而就是他们与此前流失的侗语配音员一道,30年来一共译制制作了以苗语、侗语为主的800多部民族语故事片、科教片,这些电影共计放映了10万多场次,有3千多万人次观看。该中心多次获得文化部、国家民委、广电总局等颁发的荣誉与奖励。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学雷锋,黔东南高速交警在行动(图)
下一篇:黎平交警两小时成功破获摩托车伤人肇事逃逸案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