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2011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暨"三赛一展"开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1-01 08:53:33  来源:  

 

    2011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暨“三赛一展”开幕

    王富玉等出席开幕式

    金黔在线讯 10月31日,2011“宏立城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总决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暨2011中国(贵州)民族服装服饰能工巧匠大赛、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大展开幕式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宣布开幕,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中国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张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出席,副省长孙国强讲话。

    今年全省共有2676名选手、2948件(套)作品参加各市(州、地)赛区决赛,最终有818名选手和700多件(套)作品跻身全省总决赛。展会期间,组织上千名历届“两赛一会”获奖的能工巧匠现场进行“千人赛”,并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设立旅游商品“未来之星”现场,由各地推荐一名16岁以下的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与其技艺传授者共同表演,展示我省民族民间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设置“名创廊”和“名匠坊”,“名创廊”展示历届“两赛一会”获“贵州名创”称号的参赛作品,“名匠坊”则由获“贵州名匠”称号的能工巧匠现场演绎精湛工艺。同时,举办“三赛一展”,即:中国(贵州)民族服装设计大赛、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模特大赛、中国(贵州)民族服装服饰能工巧匠大赛和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大展,展示我省各地工艺精湛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和能工巧匠高超的制作水平。还将举办“旅游商品创业大讲堂”,对参赛企业和选手进行现场培训。

    王富玉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能工巧匠总决赛现场,他向选手和参展企业详细询问了参赛作品制作及商品的生产销售等情况,希望他们注重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不断学习创新,敢想敢做敢闯,创造新品、精品,带动更多人就业,以饱满持续的热情投入到发展旅游商品产业这一脱贫致富的事业中来。

    王富玉在参观后指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我们要通过“两赛一会”、“三赛一展”这个平台,充分认识我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切实整合我省多民族文化资源,提升创意、加快创新、形成产业,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省连续6年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首创举全省之力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成功模式,旅游商品产业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新兴产业,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今年将突破200亿元,为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能工巧匠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在“两赛一会”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族服装设计和展示的内容,目的就是深度挖掘贵州灿烂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资源,带动贵州民族服装产业创新发展,将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新兴工业产业资源,全面提升贵州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总结、提升、运用好这一模式,结合百万农民工、百万妇女、百万青年创业就业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产业,为广大群众创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各级要为旅游商品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融资、市场和政策环境,促进旅游商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孙国强在讲话中用“新开局、新会址、新形式、新水平、新征程”概括了“两赛一会”暨“三赛一展”的特点。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两赛一会”进入了新的阶段,从今年开始,“两赛一会”将永久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这里将成为旅游商品新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今年的展会在历届“两赛一会”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族服饰设计和展示,丰富了展会内容。本次展会在积淀了前5年经验的基础上,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明年,将考虑把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和民族服装服饰“三赛一展”合并举行,由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联合举办,办成全国性的赛事和展会,让贵州旅游商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用5年的时间,把“两赛一会”和“三赛一展”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赛事和展会。

    省经信委负责人、能工巧匠代表、评审专家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地)负责同志,中国贸促会经贸代表团,加拿大旅行商赴贵州旅游考察团参加开幕式。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韦桂黔就今冬征兵工作有关问题接受记者访谈
下一篇:副省长蒙启良会见中东欧七国联合新闻团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