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贵阳电 由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贵州省实施的杂交水稻“种三产四”项目,经专家田间测产验收,亩产达到970公斤。
贵州省科技厅邀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与贵州省内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21日对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兴义市桔山办事处具体实施的杂交水稻“种三产四”项目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通过检查田间生产现场,查看作物长势长相,并作临田实际割收测产,项目示范种植面积211亩,通过抽签选择3个代表田块进行田间实测验收,金优785品种亩产967.3公斤、Y两优5845品种亩产980.66公斤、黔优88品种亩产962.8公斤,平均亩产达到970.25公斤。
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的,是指用超级杂交稻在三亩田的面积上,种出四亩田的稻谷产量,目的是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2010年3月,贵州省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项目由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水稻品种。贵州省农科院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组,通过示范项目总结出“五五精确栽培技术”关键技术,对增产起到重要作用。
袁隆平院士21日在贵州兴义市召开的贵州省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测产验收会上说,970公斤的亩产在贵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有关部门要从中总结经验,把产量水平再提高,争取3年到5年,达到亩产1000公斤。
2010年贵州“种三产四”项目主要在遵义等4县开展,核心区平均亩产量717.7公斤到792.9公斤,较当地非示范区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幅度均在47%以上,遵义示范点最高亩产达到了874.5公斤,增产效果显著。今年,贵州继续在遵义、黄平、绥阳、兴义等县开展“种三产四”项目示范。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