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康生到丹寨调研(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1-26 10:08:36  来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康生到丹寨调研(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康生到丹寨调研(图)


    本港讯 (特约记者 黄晓海 摄影报道)11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周小璞等全国人大常委会、文化部有关人员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罗运琪,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玉凤等省州人大常委会、文化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丹寨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当天,在丹寨县委书记古鹏,县委副书记、县长龙先金等县四大班子领导的陪同下,胡康生一行先后到了“丹寨万寿宫”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龙泉镇卡拉村、南皋乡石桥村调研。在“丹寨万寿宫”,胡康生听取了丹寨县文化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丹寨县近几年来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做法和经验。在“鸟笼编织艺术之乡”龙泉镇卡拉村走访调研时,胡康生一行参观了卡拉村鸟笼加工厂、深入到苗族村民家观看了鸟笼制作程序,在得知近十年来村民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走上致富的道路后,胡康生十分高兴,他对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丹寨县的民族文化产业现在正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希望下一步要坚持把扶强壮大非物质文化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深度挖掘丹寨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利用和整合这些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这些民族文化产业项目,使其健康、有序、繁荣发展,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在“中国古法造纸之乡”南皋乡石桥村,调研组一行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的家里,胡康生一边察看纸工艺品,一边向王兴武了解造纸规模,技艺流程,销售收入,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等情况。在大岩脚古法造纸作坊,胡康生向造纸艺人潘玉华了解古纸销售市场后,鼓励造纸协会做好生产规划,壮大造纸规模,打造精品民族工艺,增加本村群众的收入。他指出,要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要注重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提高质量,创出特色,打响牌子,从而推动丹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丹寨经济的跨越腾飞。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丹寨县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演、展览。


    丹寨县目前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0项,211名县级传承人,其中3人被公布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公布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公布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亮权到天柱县调研(图)
下一篇:我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城乡普遍落实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