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惊现战汉青铜兵器"天柱剑"揭开夜郎文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0-15 14:57:36  来源:  

 

天柱惊现战汉青铜兵器 天柱剑"揭开夜郎文明? " hspace=0 src="http://www.qdn.cn/news/UploadFiles_3754/201010/2010101515021968.jpg" border=0>

天柱惊现战汉青铜兵器 天柱剑"揭开夜郎文明? " hspace=0 src="http://www.qdn.cn/news/UploadFiles_3754/201010/2010101515021958.jpg" border=0>

天柱惊现战汉青铜兵器

天柱惊现战汉青铜兵器

 

    本港讯 (蒋建民 唐安平 特约记者 杨仁海 摄影报道)清水江下游天柱县境内惊现大量战、汉青铜兵器和青铜器。经国家著名兵器研究专家朱丹鉴评,其中出水不久的 “天柱剑”是目前全球最精美的一把,也是迄今能代表夜郎故地文明典型特征的青铜器之一。

    这批青铜兵器脱匣面世,为研究我国战国、秦汉时期清水江流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宗教习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10月10日至12日,天柱县首届贵州•天柱奇石文化节个人收藏品大展示中,一批珍藏于民间战、汉时期的青铜兵器及青铜器脱匣出展,令省内外收藏家及爱好者震憾。

    专家“会诊”青铜兵器

    此次个人收藏品的展出,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石器、战国、商殷、秦汉等时期的青铜兵器及青铜器、陶器、字画、契约文书、艺术品等,共718件。

    收藏品鉴评委员会,主要由文化部艺术中心国家文物鉴定师何小龙、贵州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小龙、黔东南收藏协会鉴定专家沈东江等7名贵州收藏家及云南省国家著名兵器研究专家朱丹组成,先后对天柱民间个人收藏品进行为期两天的鉴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及奖金。

    目前,该县仅两名民间收藏家收藏青铜器就达180件(散落民间的除外)。在一个小小的山区县城竟发现大量战、汉时期的青铜兵器及青铜器,而且保存的种类之多,使专家学者感到震憾。

    青铜兵器及青铜器最有权威的专家朱丹,现任云南省收藏家协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二战文物及近代文史资料专业委员会主任;还是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专家组古兵器专家、国家著名兵器研究专家,现在国内外20多所大学授课和讲学,对古兵器研究领域影响较大。著有国家第一部《青铜兵器》大型研究著作。

    朱丹介绍,一个总面积仅2201平方公里的天柱县就发现100余件青铜兵器,而法国色努斯奇博物馆仅收藏有中国青铜兵器不到100件,号称世界著名中国青铜兵器陈列馆、著名中国青铜兵器研究中心的挪威斯德哥尔摩东方艺术馆陈列中国青铜兵器也不到200件。

    天柱惊现两千前的“天柱剑”

    10月10 日,笔者站在一个摆满古玩的玻璃展柜前观看,听到朱丹兴奋地说:“终于找到这把剑了,这是清水江的稀有文物,非常了不起。”他说,目前全国这种青铜剑只有4把,其中贵州博物馆收藏1把,湖南民间收藏2把。朱丹说,自己曾经去过20多个国家考察和讲学,这是他看到最精美的1把青铜剑。

    据天柱民间收藏家杨先生介绍,2003年,在清水江天柱段白市境内野猪岩滩,夏季沿河的村民取砂淘金时,一民工偶然所得,被湖南客商花100元卖走,杨先生几经周折以1800的高价买回,将其命名为“夜郎佩剑”,一直珍藏至今。

    这把埋藏于水下两千多年的青铜剑,如今出水仍光亮如新,刀刃依然锋利。这剑虽然冰凉,但依然感受它热血沸腾,表现了夜郎人民保护家园,誓死如归的勇气、豪气和霸气,见证了清水江的独有的文明。

    经专家鉴评,一致认为“天柱剑”是夜郎文明的遗物之一。从纹饰看,它的纹饰精美,器物完整,可见当时铸造水平已达到了顶峰。从年代看,应为战国至汉代时期。从文化特征看,它既不是荆楚和巴蜀文化,也不属南越和古滇文化,它是夜郎故地文化的典型代表。

    10月13日,何小龙、朱丹等 8名收藏家一行专程赴出水“天柱剑”的清水江白市境内野猪岩滩实地踏察,清水江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岸边岩石上发现有古人打凿的拉纤的脚坑或绞盘的石坑,初步证明早期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由于“天柱剑”没有进行详细考证,现对此剑的许多信息还需进一步落实,鉴于此剑是在清水江天柱段发掘,为今后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更好的发掘天柱县的青铜器和青铜兵器,贵州省收藏家协会把此剑暂定为“天柱剑”。

    另外,贵州省收藏家协会还发现了清朝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姜应芳使用过的两把青铜剑,剑柄为牛角雕的万字形回纹,非常精美,像塑料铸出来的一样,其形制是三角形的刀刃,剑格也是万字形的,为青铜材质,属典型的少数民族刀,刀刃上面隐隐有条纹,是经过多次重叠、断打制造的花纹钢刀刃,两把剑表面铜锈明显,剑刃相当薄,虽然部分已经碎裂,可剑刃依然锋利,仍能看到当年明显的劈砍迸开的“伤口”。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姜应芳起义军的唯一一件文物。

    古兵器专家解读清水江文明

    10月13日,在天柱县举行的个人收藏品新闻通报会上,贵州省收藏家协会何小龙正式向社会各界发布,该县发现大量战、汉时期青铜兵器及青铜器的新闻。

    青铜、青铜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此次展示的100余件青铜兵器,种类多,数量多,形状各一,均出自于清水江沿岸一带。经有关专家鉴定,出土的这些青铜兵器大都铸造于战国、汉代时期,也有铸造于周朝和明代的,种类包括剑、戈、戟、矛、钺、刀、矢镞、槭、刺等10余种。从器物风格判断,出土的这些古兵器具有很强地域文化特征,既含有巴蜀、楚、南越和古夜郎文化的因素,同时也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天柱剑剑柄长13.4厘米、剑身长26.0厘米,全体通长33.6厘米。据朱丹介绍,天柱剑铸造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时期。正背两面一柔一刚,足可与越王剑、吴王剑媲美。

    远古的炽热中走来,折戟沉沙后两千多年,没有磨灭剑格上的流水纹和羊头形圈纹,剑柄近格处为镂空房屋形纹,柄中部为大量的卷文纹,表现了夜郎故地鱼米之乡的美丽家园。剑柄背面全为“米”字形格纹,既是一种高贵的符号,也是一种军衔的凭据,表现着夜郎武士的刚猛之气。这是迄今唯一有鲜明夜郎文化的特征的古剑,而且信息量是丰富制精美无比的历史文物,他认为“天柱剑”的发掘对考古学、人类学都是一件大事。

    天柱县民间收藏家罗先生收藏的一把青铜钻,长12.7厘米。是罗氏祖传下来的遗物。从表面看,此器为黑漆与包浆,銎孔口旁有对称的两圆孔,以便穿一长钉作钻孔手柄,钻头为三刃青铜工具。经朱丹鉴评,这是汉代的三刃钻头,在华厦范围内极为稀有,至今世界上堪探石油、矿产等,一直沿用这一原理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钻头。

    青铜匝,学名叫溢,当地民间称为“酒海”。青铜匝高6.8厘米,外径19厘米,也是罗先生家族的祖传遗物,作为珍品距今有五六十年不用了。据朱丹鉴评,从外形上看,青铜匝圆周边分别有一个銎和一个流。从壁内看,有弦纹和少许弦纹隐起,形制古朴厚重,应为魏晋时期的器物,是古代温酒器,这是一件有着随唐遗风的青铜匝,是古代贵州酒文化的主要特征。朱丹说像这样的青铜温酒器非常稀有,可以说,这也是夜郎文明传承品之一。

    总之,天柱县惊现的大量青铜兵器,表明清水江流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是兵家必争的黄金水道、矿产、牧渔的富沃之地。古兵器出土,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清水江流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宗教习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对接"两高"布局从江"桥头堡"交通枢纽逐步形成
下一篇:丹寨完成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