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阳书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经过一个月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宣传教育后,师生普遍反映安全感增强。
各县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工作培训会。由校长再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深入推进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全社会,切实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教育学生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及路口,不乘坐超员车、无牌无证车、三轮摩托车以及其他带病的车,不在公路上嬉戏、打闹。结合校园周边交通路况复杂的特点,教育师生们对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求助方式、注意事项。为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带领小黄帽义务交通安全宣传小分队走上街头,通过实地教育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交通信号和交通安全的重要联系。
及时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确保师生出入安全;取缔运载学生的不具备资质的车辆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校车,
积极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对网吧、旅社、出租房屋户检查,对校园周边进出的车辆、人员、主要街道进行巡逻检查。
开展校园保安人员交通安全常识培训。明确校园保安人员同时兼任校园交通协管员,配发执勤反光背心、白帽子、白手套,负责日常校园内的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维护,及时纠正学生违规驾驶摩托车等交通违法行为。还落实民警联系校园安保制度。各乡镇公路沿线的中小学校由派出所派出正式民警和交通协管员负责进驻或联系。多警种联合在校园周边巡逻执勤,严格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护送学生通过斑马线,全力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
每天早、中、晚的放学时间段内,对各学校出口和附近增派警力加强巡逻布控,确保学校绝对安全。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