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多措并举保护资源各经济优势互转终利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2-21 09:40:32  来源:  

 

    据经济日报消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境内峰峦起伏,江河纵横,山清水秀,景象万千。


    黔东南州共有民族节日300多个,被称为“百节之乡”。每逢节日,人们身着重彩密绣的花衣,披戴各式各样的银饰,载歌载舞。再加上拦路酒、拦寨酒等别具风格的接待礼仪以及古朴雅致的苗家吊脚楼、侗寨鼓楼、风雨桥,身在其中,处处令人心醉神迷。


    2007年11月,黔东南州被确定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后,州委、州政府结合该地区特点,多方位、立体地探索出一条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路子。如今,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保存着完好的原始生态和民族文化。

    保护:多措并举留住资源优势

    “黔东南州探索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就是要把保护、开发和富民结合起来,保护必须是第一位的。”黔东南州常务副州长冯仕文说。

    在黔东南州的各县市之间行走,记者发现,省道或国道的中间“长”着树,而且大多还有编号。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为了在修整道路的时候不破坏树木的生长,真是将“保护”做到了细微之处。“黔东南州探索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就是要把保护、开发和富民结合起来,保护必须是第一位的。”黔东南州常务副州长冯仕文说。

    据了解,20多年来,黔东南州先后实施“七年消灭荒山,十年基本绿化黔东南”和生态立州战略,把造林绿化作为“战役”来打。在造林经营形式上,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以集体或联户造林为主;在造林育林方法上,实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一齐上,以人工造林为主;在人工造林上,实行一般造林、基地造林、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一齐上,以基地造林为主;在林种选择上,实行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材林一齐上,以用材林为主,把黔东南的营林生产不断推向新的水平。“十五”期间,全州共投入资金11.45亿元,完成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351.97万亩。到2008年,全州森林面积已增加到2850.7万亩,比1995年增加了10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2.78%,活立木蓄积量有1.1亿立方米。黔东南州林业局局长邓锦光告诉记者:“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测算,这里每年的生态价值就有1011亿元,这是黔东南的大宝库。”

    同时,黔东南州切实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等,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通过多项措施,黔东南州的山绿了。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重点,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会做‘减法’。”在采访中,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局长张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黔东南州依法关闭了一批长期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这对州里税收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如果让这些企业继续存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远远抵不上恢复生态的投入,这是一笔不考虑后果的亏本买卖。”

    自2006年9月以来,黔东南州坚持经济与环境双赢、保护与治理并举、服务与监管齐抓的基本原则,重点抓好“两江一河”流域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和污染整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全州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1.65万吨以内,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0.1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5.71万吨以内,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3.83%。

    就这样,黔东南州的水清了,天蓝了。

    开发:转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却不是简单倒退到原始的自然生态,而是要在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修复和美化自然生态。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黔东南州大胆探索,打破县域区划的限制,把全州按照资源分布划分为“四圈一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按照新的布局,再次做起了经济发展的“加减法”。

    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四圈一区”发展战略框架,启动了以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和凯里炉山、从江洛贯、丹寨金钟、台江革一、麻江谷硐工业聚集区为主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农产品、电力、电冶、森工、重晶石等“八大产业”发展重点。鼓励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突出精深加工、龙头配套、节约循环三个重点,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集聚成群”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大产业项目投入力度。2008年,全州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8.3亿元;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州工业增加值将突破70亿元,建设30个销售收入亿元企业,其中实现年销售10亿元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群4至5个。

    坚持推进循环经济,确保工业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生态资源办工业,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准入政策,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实现由资源依托型工业向科技型、清洁型工业转变。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的形成。

    2008年,全州已将现有69户铁合金企业共114万吨的产能整合为6家集团企业60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州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66吨标煤,同比下降13.73%,全州单位GDP能耗下降4.61%。将全州994家森工企业整合为244家,实施培育林浆、林板、林油等产业带动作用大、基地建设配套完善的林产工业项目,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外向发展。目前,仅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就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8家落户核心区、25家落户功能区。

    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建新说:“随着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的建设,这里将成为贵州东向沿海发展战略和接受粤港澳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成为贵州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桥头堡’。黔东南州会抓住这个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高效’要求,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和综合现代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业,把黔东南州建成贵州新的强劲的生态经济增长区域。” 

    富民:经济优势让百姓得实惠

    黔东南州引导农户围绕“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并努力建设一批面向珠三角区域的标准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

    张代金是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的一个“名人”。记者到达施秉县,便很想与他聊一聊,却被告知他去香港办展销会了。据了解,将展销会办到香港,张代金就是想把施秉中药材种植的名号打得更响,让村民的钱袋子变得更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黔东南州依靠“木材经济”实现了腾飞,州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来源于林业,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业和由木材购销带动的运输业、旅店业等相关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林区农民由此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

    1998年,为了保护森林,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全面禁伐天然林。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黔东南州绝大部分被划分为天然林区。一时间,该州的财政收入马上减少了几个亿,更令当地政府担忧的是,靠着砍伐木材维持生活的农民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最终是要落实到富民上来的,不能让人民守着青山绿水饿肚子,一定要为他们找到一条新的致富路。”黔东南州常务副州长冯仕文说。

    于是,黔东南州确立了“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户围绕“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除建设425万亩商品林基地之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初步建成了工业原料林基地、草地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特色烟叶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乡村旅游及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并努力建设一批面向珠三角区域的标准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目前,全州共发展中药材种植27.47万亩、茶园18.198万亩、蔬菜124.04万亩、优质果园77.05万亩、花卉7887亩、优质特色烤烟13.22万亩、油茶40.6万亩、优质稻96.51万亩、马铃薯101.74万亩、工业原料林101.8万亩。

    施秉县有“西南药都”的美誉,也一直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突破传统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种植模式上,采取优化品种、风险保护和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措施,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引导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协会以合同种植收购等,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其中,从1992年引种白术、元胡、太子参三个品种成功发展到现在总共种植40多个品种,牛大场镇将中药材种植培育成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这不仅改变了耕作制度,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牛大场镇现在拥有资产超百万元的药农3户,年纯收入5万元的也有很多。2009年,全镇种植中药材3.45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面积2.3万亩,年商品交易量达到1500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名、特、优经果林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江芦柑产业,台江金秋梨产业,黎平、雷山、丹寨的茶叶产业和施秉的中药材产业,也已经成为新亮点。

    青山绿水惹人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资源让黔东南州焕发生机的同时,这片“绿色银行”也为老百姓开辟了致富的新路。

牛瑾 王新伟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港资入黔大打低碳生态牌签约资金116.2亿元
下一篇:民委副主任杨健强到黔东南州调研民族工作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