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做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高屯街道作为养殖大镇,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赋能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到养殖场进行初级验收
到养殖场进行初级验收
一是加强摸底排查,准确上报需求。为实现精细化管理,高屯街道组织农技人员、村级防疫员进村入户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实地调查,对养殖场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规模养殖场、规模以下养殖场分别进行情况评定和项目建设需求了解,并及时上报养殖场项目建设需求。截至目前,高屯街道共上报规模以上养殖场建设需求13家,规模以下养殖场3家。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落实。高屯街道针对养殖场(户)堆粪棚、肥水储存池修建和粪污发酵处理技术要点进行现场指导和及时跟进,确保项目完成后能通过验收。同时要求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台账,完善配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引导畜禽养殖与种植业有效对接,及时将粪污还田利用,大力推广畜禽粪污制肥还田,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目前,高屯街道共开展技术指导42次,覆盖16家养殖场(户)。
三是把控项目质量,严格审查验收。项目实施前,严把项目设计审查关,重点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否涉及负面清单的建设内容,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对实施项目的养殖场进行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后,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乡镇初验、县级组织复验的程序,通过“一看二问三测”方式,逐项开展验收,做到验收细节不缺不漏、验收结果不偏不倚。截至目前,高屯街道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纪检监察室、财政所进行项目验收3家,均验收合格。
农技人员到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农技人员到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张海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