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20多人被困网红景点!全身湿透,冻到发抖…...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02-07 11:55:56  来源:钱江晚报、温州晚报  

  你的朋友圈有被杭州“大兴安岭”刷屏吗?

  这个春节的雪让临安不少大山美成了仙境,成了好多人短途赏雪景的网红目的地。

  有杭州“大兴安岭”之称的临安百丈岭更是火出了圈。


  然而,就在2月5日晚上8点多,一名在临安西天目山百丈岭登山赏雪的市民发出的朋友圈,让不少人揪心。“没想到雪后下山之路难走到这个程度,连滚带爬紧赶慢赶8点才出山。下山路上遇到好几波救援队员上山,我们身后还有好几波游客没下山。向逆行者致敬。”

  游客说,昨天他们在百丈岭一带游玩后,沿着山路下山,山路上都是积雪,积雪已成冰很滑,山路很难走,导致不少人天黑了还被困在山中,不得不向救援人员求助。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昨天晚上,杭州临安区公安分局昌化派出所和临安区狼行公益应急救援队组成的十多人紧急救援小队,在临安百丈岭一带的山上救下了20多名被困游客,其中有十来岁的孩子。

  记者连线了临安区狼行公益应急救援队的救援人员沈晓斌以及临安昌化派出所辅警傅亮,听他们讲述了这场冬夜雪山救援。

  今天夜里起,又一轮新的雨雪将至,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上山赏雪景千万要注意安全。

  遇到的每一波被困游客都说,

  “山上还有人”

  临安区狼行公益应急救援队是昨晚6点左右接到的救援任务。

  “我刚刚跟家人吃完晚饭。”救援人员沈晓斌说,接到任务后,队员们迅速集结,一支五辆车的车队就往百丈岭赶。“这两天,山中人员被困的情况有点多,我们的装备都放在车里,可以随时出发。”

  临安昌化派出所接到龙岗百丈岭的求助时间还要早一点。

  傍晚5点多,接到百丈岭一带下山返程游客较多,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后,昌化派出所辅警傅亮、吴国栋从龙岗警务室出发前往。

  晚上6点20分,吴国栋听下山游客反映称,山上仍有20多名游客未下山,其中还有好几个10来岁的小孩,且并未佩戴任何照明装备。

  “那会天都黑了,山路陡峭,又全是积雪,我们向领导汇报后就先上山了,不放心呀!”傅亮说。

  晚上7点,狼行公益应急救援队与昌化派出所的民警们集结,在山下找到了求助的户外团队领队。“上面有我们团队的游客。”根据户外团队领队的描述,这是一个120人左右的团队,当天从杭州市区出发,到百丈岭登山看雪,没想到下山途中遇到了困难,团队不少游客下不了山。

  “他们上山的时候走的是百丈岭古道,下山时很多人走了一条野路,没有专业装备,就很危险了。”沈晓斌说。

  救援人员迅速上山展开营救。途中,就遇到了文章开头中下山的游客。

  “我们跟民警一同上山的,几乎每隔几十米的山路,就能遇上一波正在缓慢下山的游客。”沈晓斌说,每遇一波,游客都会告诉他们山上还有人。

  百丈岭一带的山最高的海拔有1300多米,救援车停在海拔500多米的地方。“当时心里也没有底,倒不是怕回不去,就是怕找不到人出意外。”沈晓斌说,到最后,户外团队的领队都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被困。

  游客衣服已经湿了,

  如果救援再晚点,后顾不堪设想

  被困的游客很多都没有配备专业装备。

  “鞋子不是防滑的,衣服不是防水的,连个手电筒都没带。”沈晓斌边说边叹息,一点专业装备都没有,却走了一条专业登山爱好者都不太敢走的野路:“那条山路,又窄又陡,两边被积雪覆盖,积雪最深处达到了三四十厘米,再加上山路上的雪已经变成冰,下山之路非常难走。稍有不慎,轻则滑倒,重则摔伤。”

  好在救援人员赶到山上时,还没有出现人员摔伤的情况。

  “有的人衣服已经湿了,不知道是白天玩雪时湿掉的,还是下山时摔了。”沈晓斌说。

  因山林布满积雪,山间野道陡且滑,救援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互相照应着上山。

  2月5日21时左右,救援人员来到百丈岭杜鹃湖附近,此处海拔1300米,积雪厚度更是达到了40公分。

  听到救援人员的声音,一人激动地喊着:“真是太危险了,这么晚了我手电又没电,小姑娘又体力透支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下去。”

  “我女儿真是走不动了,我们100米走了近20分钟。”一位带娃的妈妈很后怕:“她衣服裤子还全都湿了,这么冷的天我真的发怵。”

  当时,山上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度。被困的不少人冻得发抖。万幸,这些游客中没有人出现失温的情况。

  在救援返回途中,一名10来岁的孩子跟救援人员说,感觉自己要走不出这座大山了。沈晓斌边救援边鼓励:“放心,一定能回家的。”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搜救,二十多名被困游客终于安全下山。

  “如果不及时下山,又缺少取暖设备和防风防水装备,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救援人员们返回时,全身湿透、手脚几乎被冻僵:“回到昌化镇上,用火炉烤火烤了好一会儿,身体才暖和回来。”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5女相100男”?一相亲大会引关注,当地回应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