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10-25 16:46:41  来源:黔东南公安  

  哪些网络行为可能构成可能构成黑恶势力犯罪?
 
  1、“裸聊”敲诈犯罪。
 
  网络“裸聊”敲诈勒索犯罪团伙一般人数较多且分工明确,首要分子幕后操控,由“客服”负责通过互联网交友平台寻找目标,引诱受害人视频“裸聊”,录制或伪造受害人裸聊过程的视频、照片,并通过非法软件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以此威胁进行敲诈勒索。
 
  2、“套路贷”犯罪。
 
  犯罪分子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其实质是一个披着民间借贷外衣行诈骗之实的骗局。
 
  3、恶意索赔犯罪。
 
  犯罪分子以维权打假为掩护、恶意索赔为目的,通过购买、持有众多非本人实名电商平台账号,批量购买目标商品,再以商品存在瑕疵、宣传用语使用“极限词”等借口,向商家强行索要相应“补偿”,若商家不妥协,则以大量差评或向电商平台、监管部门投诉为要挟,实施敲诈勒索犯罪。
 
  4、负面舆情敲诈犯罪。
 
  犯罪分子通过搭建网络自媒体平台,打着“舆论监督”旗号,以持续发布或删除虚假捏造、扭曲事实的帖文相要挟,胁迫被害人以签订“媒体保护”协议或采购高价商品等方式,非法牟取利益。
 
  5、网络水军滋事犯罪。
 
  犯罪分子通过搭建“黑网站”,组织水军批量转发负面帖文,进而实施敲诈勒索犯罪,形成“网络水军”黑色产业链。
 
  6、网络暴力传销犯罪。
 
  犯罪分子通过信息网络发布工作介绍、恋爱交友等信息,诱骗被害人进入犯罪窝点,以暴力手段实施人身控制,甚至抢劫杀人、伤害致死,非法大肆敛财。
 
  7、网络“软暴力”催收犯罪。
 
  犯罪分子通过虚拟网络电话通讯技术进行高频度骚扰,致使被害人及其联系人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或使用群发软件发送辱骂文字、侮辱性图片骚扰被害人及其关系人。通过信息网络恐吓、威胁,向被害人索要非法债务,致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恐慌,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老百姓怎样避免网络黑恶势力侵害?
 
  一要:提高敏感性,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不要随意泄露个人身份、电话、住址、工作、支付账号等隐私信息。
 
  二要:提高警惕性,接到来历不明的电话要慎重接听,收到含有未知网络链接的信息不要点击,遇到陌生网友邀约见面要坚决拒绝,看到网络骗局、情色诱惑要一律抵制。
 
  三要:要提高甄别能力,网络贷款时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无抵押、低利率”等虚假广告,远离网络非法放贷;网络求职时要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认真审核企业资质,不要轻信无条件的高薪招聘信息。
 
  遭遇网络网络黑恶势力侵害了怎么办?
 
  在遭受涉信息网络黑恶势力不法侵害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第一时间报警,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害怕不法分子的恐吓威胁,而越陷越深;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电子证据,这些都是认定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工作,准确说明情况,并提供涉案账号,方便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尽快追赃挽损。
 
  黔东南州有哪些举报方式?
 
  黔东南州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8512105
 
  凯里市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8536126
 
  剑河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5221186
 
  黄平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2436110
 
  从江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6415828
 
  黎平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6221224
 
  施秉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4223110
 
  岑巩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3573110
 
  镇远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5721110
 
  丹寨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3618060
 
  台江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5325888
 
  锦屏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7226110
 
  麻江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2624110
 
  天柱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7528211
 
  三穗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4797003
 
  榕江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6622776
 
  雷山县公安局举报电话:0855-3331316
 
  黔东南州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举报电话:0855-8556628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四强化”打造政务服务窗口新形象
下一篇:黔东南州3名州管干部任前公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