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以来,全州各级团组织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标准,强化组织保障、责任落实,聚焦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建设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等重点任务,通过“抓提升、建平台、拓渠道、重品牌、强宣传”,积极探索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路径,帮助更多青年在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整合资源着力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质量
深化银团联动开展金融扶持,积极开展“青扶贷”、“农青e贷”宣传推广。截止至2021年8月“青扶贷”项目帮助农村创业青年贷款共计1.2亿元,鼓励各村青年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各县市的农村青年创业扶持金融产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产业;累计发放“农青e贷”67笔,共计1011.26万元,有效助力青年创业就业。
黄平县旧州镇白水寨村一名90后女青年周忠敏,在“农青e贷”的帮助下自主创业,目前养牛存栏60余头,年出栏80余头,年纯收入已达40多万元。同时,周忠敏和丈夫共同创办成立黄平县才艳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和周边10户农户养牛50余头,户均增加收入5万元。合作社还为村中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级300余人次就近务工。后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流转80多亩土地,用于种草,并计划利用牛粪与农户换稻草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群众一起致富。
大力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养计划,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增强农村创业青年、种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截止目前,黔东南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共计900余人。
团丹寨县委开展“乡村振兴・青春闪光”—我是丹寨青年,我为家乡代言宣传活动,发布“我是丹寨青年,我为家乡代言”宣传活动倡议书,号召全县广大青年通过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平台,踊跃参加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风采,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提升云上丹寨美誉度和知名度,助推丹寨旅游产业、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全县各届青年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拍摄抖音视频宣传家乡,目前抖音“我是丹寨青年我为家乡代言”话题浏览量已达到8.5万次。
抓实青年技能培训,组织282名青年参加“多彩贵州·创在乡土—助力乡村振兴”青年技能培训班。截止2021年7月全州28所安置点夜校“技能培训”内容累计开课556课时,培训学员26747人次,内容涵盖就业创业电商培训、表带加工培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计算机培训等。
推动夜校转型升级办好青年乡村振兴夜校
以“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为主要切入点,围绕“扶志、扶智”为主线,明确“推广使用普通话、农业产业技能培训、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青年人才成长”为四项重点任务, 突出八项教学内容,及时完成夜校更名升级挂牌,目前,全州共计65所夜校完成转型升级挂牌,今年以来累计开课5136课时,培训95312人次,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普法宣传、生猪养殖、油茶种植、厨师烹饪培训等。团雷山县委依托乡村振兴夜校联合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通过开设农业技能培训、瓜果培育技术等课程,截至目前,共开设课程81期,162课时,共计覆盖3000余名青年群众,进一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
持续抓好希望工程、春晖行动、志愿服务“三大品牌”工作
实施希望工程升级版。自2021年以来,我州16个县(市)级团组织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及企业为贫困学子送去助学金;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活动210余次。
团从江县委今年寒假期间动员北京多所高校100名大学生和从江县100位中小学生结成“一对一”的阅读对子,通过“一起云支教”之“一起阅读”的方式,鼓励引导乡村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团黄平县委共筹集希望工程捐款(物)折合人民币76.1万元,资助学生269人,其中“绿叶开明书屋”专项公益行动捐赠爱心书籍10900余册,价值28万余元。团三穗县委充分运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积极推动浙江省星创公益基金会在三穗县开发和培育了向阳花教室项目、雏鹰计划项目等。在易搬安置地配套学校县城关三小建设向阳花教室一间,总投资30万元。挖掘和培育了款场乡中心校、长吉镇赤瓦小学和城关三小困难儿童关爱基地,关爱困难儿童15名。
推进“春晖・乡村振兴智库”建设,不断完善103所春晖社建设,建立健全春晖行动工作体系,以村、各移民搬迁安置点为基点不断完善我州春晖行动组织建设,累计礼聘春晖使者710余名。曼天雨公司20万元春晖助学金共捐赠黄平县200名学子;团岑巩县委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致敬医务人员爱心眼镜发放仪式活动,共为100余名医务人员发放眼镜;团三穗县委在全县建立7家春晖社,持续发挥帮扶联系作用,以长吉镇烧巴中心村春晖社为代表的春晖社,在优秀春晖使者胡德芳的鼎力相助下,多年来大力开展了“捐资助学”等行动。
继续实施大学生西部计划,鼓励青年扎根农村基层,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组织动员全州1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阳光助残、暖冬行动、高考助力、大型赛会、禁毒宣传、消防知识宣传、疫苗接种、“三关爱”等工作。依托“青春黔东南”、“黔东南共青团”及西部志愿汇、多彩贵州、天眼新闻、贵州志愿者、时政黔东南等多级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我州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感人事迹,2021年我州12名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5个疫情防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获省精神文明办、团省委、省民政厅、省志愿者协会表彰。
稳步推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
围绕搭“五桥”建“五家”开展各项工作,在完善安置点四点半课堂、青年乡村振兴夜校等阵地建设的同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今年以来全州各级团组织积极组织安置点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汇演、红色电影进社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截止目前,全州安置点夜校“学党史”内容共累计开课132课时,覆盖群众14003人次。“普法”内容共累计开课618课时,覆盖群众18771人次。例如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规范成立了团组织、少工委,引进了一家专业社工团队,常态化开展“搭五桥、建五家”工作。同时,办好用好黔东南“新市民·追梦桥”微信公众号,持续宣传我州工作经验和亮点。(朱以婷)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