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这个暑假,黔东南州 102 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暂停!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8-20 10:43:15  来源:黔东南微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我们将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继续销售‘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课程’的行为。”8月18日,记者来到州教育局,州教育局民办教育办公室主任杨浩告诉记者,自7月12日开始,州教育局先后召开了三次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7月29日,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同时对全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摸底排查整治。截止目前,全州102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暑期已全部暂停培训。

(袁媛 摄)

  随后,记者来到凯里市某教育培训机构,发现大门紧闭,通过电话联系到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机构的暑期学科类的培训课程都已在第一时间停课,秋季开学后的课程安排需等待教育部门的具体方案出台,再作调整。

  “暑假我们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学科类的培训班,只报了街舞、网球等兴趣类的培训班,都是孩子主动想学的东西,孩子他觉得快乐最重要。”家长胡女士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发布以后,孩子所在学校第一时间进行了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的情况统计。看到大多数孩子都有校外学科类培训的经历,胡女士表示也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不能唯分数论。“双减”政策下,家长也将更专注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平衡,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双减”工作是教育系统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期待的一项艰巨任务。据悉,按照“双减”政策要求,黔东南州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下一步,州教育局还将加大对“双减”政策的宣传,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全链条推进作业、手机、睡眠、体质、读物等五项管理,进一步提升校内教育质量、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工作,确保“双减”政策更好地在我州落实、落地。
 

  延伸阅读

  《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全州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和《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黔教督〔2021〕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切实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证照不齐、虚假宣传、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应试教育、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努力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统筹,属地管理。强化州县统筹,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责任。

  (二)疏堵结合,分类治理。聚焦突出问题,按照审批准入一批、整改规范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方式,分类进行治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置,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三)内外协同,标本兼治。坚持校内校外联动,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又同步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使校外培训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四)部门协作,综合监管。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公安、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税务、广电等部门密切配合,共管共治,常抓不懈,形成综合治理合力。

  (五)宣传引导,规范培训。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文体广电旅游等部门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增强依法培训、规范培训和科学培训的自觉性。同时,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切实减轻子女校外培训负担。

(袁媛 摄)

  三、总体目标

  (一)校外培训环境极大改善。无证办学、师资缺乏、超纲教学、收费混乱、虚假宣传、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办学许可、培训内容、收费管理、质量评价、资金监管等更加规范合理,各级各类监管制度更加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二)学生和家庭负担极大减轻。家长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盲目攀比、过度焦虑等现象逐步改变,家庭经济负担切实减轻。学生进一步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课外负担极大减轻。

  (三)校外培训良好生态基本形成。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初步解决,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四)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以服务学生及家长为宗旨,本着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讲新课。

  四、重点工作

  (一)依法清查

  1.无照无证。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下同)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依法依规取缔并妥善处置。

  2.有照无证。领取了营业执照,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要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类培训。线下校外培训机构未经备案开展线上培训的,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培训活动,按程序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备案后再开展。

  3.有证无照。已取得办学许可证,未取得营业执照的,要依据相关规定责令其至市场监管或民政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证照,规范开展培训。

  4.有照有证。已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如不符合设置标准,必须按设置标准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终止培训活动,并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5.安全隐患。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消防、食品卫生、建筑、学生管理等安全检查,对有照无证、有证无照、有证有照的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的,要立即停办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吊销相关证照,并依法依规取缔。

  (二)规范管理

  1.招生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应当践行诚实守信原则,实事求是制定招生简章、招生广告等,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虚假承诺、夸大营销、签订不公平协议等违法违规活动,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或以暴力、威胁方式强迫学生接受培训的,依法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2.培训行为。对于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等级考试及竞赛,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包含培训机构单独或者联合测试遴选学生、向学校输送学生测试成绩或生源个人信息)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落实一证一校、一校一址,不得在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地址之外擅自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培训。取得营业执照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跨行政区域擅自设立分支机构,审批机关和登记机关要对擅自设立分校或擅自布设办学网点等“一证多址”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限期整改。对培训内容未按规定备案,教材选用不规范,培训过程材料未保存,存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行为,或借校外培训之名举办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依法责令整改,并追究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3.经费管理。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探索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账户。同时,以县为单位组织银行或监管机构对账户实施监管,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金融机构合理设定培训机构账户最低余额,严控账户最低余额、监控大额资金流动,定期对培训机构经营状况、资金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妥善防范办学风险。对未执行国家关于财务和资产管理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不一致,不按规定公示,在公示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一次性收取费用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责令退还违规收费并整改。各培训机构要明确收费标准,对存在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垄断行为的,各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查处。

  4.教师管理。严禁中小学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授课、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黑名单制度。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电教馆、教研室、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在培训机构(包含证照不齐的机构)兼职兼薪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有关规定处理。同时,要组织教师签订《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和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薪承诺书》。培训机构招聘教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规定,严禁无证上岗,教职员工招聘要严格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入职背景审查。

  (三)提质增效

  1.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和教师评价体制改革,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扩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学校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

  2.加强课后服务。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和开拓视野,切实增强综合素质能力。

  3.依法从严治教。对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教学设施或场所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对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组织推荐或诱导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向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学生和家长相关信息等行为,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同时对所任教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直接取消当年评优评先。

  4.严查合作办学。针对合作办学中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或以上机构个别教师及工作人员暗中协助校外培训机构举办比赛,开展赛前培训、赛后辅导;或以上机构个别教师及工作人员引诱学生参加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坚决予以查处,并依法依规追究教研机构、培训机构负责人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各中小学校不得擅自将校舍租赁给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活动,已经租赁的,必须立即收回。

  (四)依法依规惩处

  1.依法依规从严治理。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的培训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治理,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相关责任。

  2.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存在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其举办者、其他参与的组织或个人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处罚。

(袁媛 摄)

  五、实施步骤

  (一)工作准备(2021年7月底前完成)。

  1.建立机制。各县(市)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综合执法等部门参与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地实际,于2021年7月31日前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人。

  2.自查整改。校外培训机构要根据国家要求,对照设置标准,对本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使用、招生简章、培训合同、费用收取等进行自查整改。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的机构要自行停止培训活动。有证有照但办学条件不达标、培训活动不规范的培训机构,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按时整改到位。

  (二)专项整治(2021年8月—9月)。

  1.集中检查。在各县(市)政府领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拉网式集中检查,对违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和整改方案,实行销号制度,督促逐一整改,对限期未能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相关部门按照机构开展业务范围,依法依规处理。

  2.公示公告。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依托《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录入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数据,并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信息公开方式定期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和白名单。

  (三)督促检查(2021年10—11月)。

  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本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情况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并建立月报告制度,从8月起每月25日前向州教育局汇总上报整改治理情况。从8月开始,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对各县(市)的治理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定期公布抽查检查结果。

  六、职责分工

  (一)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规定,依法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和监管;牵头组织校外培训市场综合执法;负责对中小学校、教研机构等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整治;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做好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登记及信用监管、广告宣传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依法对违反工商登记事项、违法广告行为、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或价格欺诈、垄断行为等进行查处,依法将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列入失信名单管理;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无证无照、有照无证营业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信用信息公示工作。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重点做好职业培训机构未经批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文化教育类培训的监管工作。

  (四)民政部门重点做好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校外培训机构的登记及监管工作。

  (五)公安部门负责查处存在违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和妨碍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同时监测涉及校外培训机构负面舆情信息及时推送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妥善处置。

  (六)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校外培训机构的消防安全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安全条件不达标的,督促限期整改,并联合教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信用管理,实施综合惩戒。

  (七)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按职责依法履行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开展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验收工作。

  (八)卫生健康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卫生监督工作。

  (九)税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发票使用管理,严厉查处校外培训机构偷税逃税和虚开发票行为。

  (十)文体广电旅游部门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媒体中心等作用,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加强对有关媒体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级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长为组长,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准确把握政策。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文件,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坚持支持与规范相结合,不能因为开展专项治理影响正常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培训等工作。要充分宣传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确保专项治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三)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治理责任,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对需要整改的问题逐个明确整改意见和时限,对不能按期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处理,确保行动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四)积极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工具的作用,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各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宣传政策,明确要求和责任,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要借助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充分宣传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参加校外培训。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专项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培训机构,努力营造教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平稳有序推进。专项治理行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各县(市)要建立形势研判和应急反应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监督举报电话: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 0855-8501013。

  附件:1.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自查与核查情况登记表3.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汇总表4.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检查情况汇总表5.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度情况统计表6.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和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薪承诺书(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公布!黔东南州成品油违法行为举报电话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