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省黔东南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高质量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1-25 13:56:2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黔东南州医保局在“确保高质量 打好收官战”医保脱贫攻坚战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持续高质量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以最严格最深入最细致的工作,确保医保脱贫攻坚高质量圆满收官,乘势而上写好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一)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一是切实履行医保扶贫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既当好“指挥长”、又当好“排头兵”,成立了医保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习中央、省、州关于医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衔接等的各项决策部署,研究持续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推进和督促指导医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各相关科室(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工作等。二是与各县(市)医保局签订了2020年脱贫攻坚医保扶贫工作的总攻责任状,为切实抓好持续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分别与局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干部职工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有责任、级级抓落实,个个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三是黔东南州医保局制定医保脱贫攻坚分片包保责任制,在局党组领导下,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分片包保负责全州16县(市)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共分成4个督导专班,明确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督导专班,分别包保负责4个县,通过实行医保脱贫攻坚分片包保责任制,强化部门责任和督导责任,形成权责明确,协调有效的医保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确保在新形势下把部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2020年,召开医保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 9 次,开展挂牌督战11次。

  (二)落实摘帽不摘政策。印发《黔东南州医疗保障扶贫行动实施方案》、《黔东南州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障后续工作的实施方案》、《黔东南州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黔东南州医保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将挂牌督战、查缺补漏、“冲刺90天总攻战”、“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等重点医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全部纳入到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所)来与县、乡、村整体脱贫攻坚工作,同安排、同调度、同检查、同落实,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指导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在新形势下医保扶贫政策持续稳定实施。确保全州当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质量完成动态参保“应保尽保”、高质量完成参保资助“应资尽资”、高质量实现“三重保障”待遇保障政策全覆盖、高质量实现州域内出院“一单清”、“一站式”即时结报等便民措施全覆盖。2020年,全州130.20万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参保资助兑现率100 % ,“一站式”结算人数23.68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1.54亿元,报销总金额9.21亿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 7.31亿元、大病保险报销0.65亿元,医疗救助1.25亿元。

  (三)落实摘帽不摘帮扶。一是高度重视帮扶村河口乡韶霭村定点帮扶工作,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定点帮扶工作,制结对帮扶方案,由局主要领导同志牵头抓,党组成员具体抓落实,全局干部职工具体帮。帮扶以来,明确1名领导干部+3名干部组团帮扶1户贫困户,逐户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分户施策,充分发挥部门和行业优势,尽其所能,为帮扶村和贫困群众送温暖。为智障贫困户姜富召家中送去了衣柜、碗柜、电饭锅、高压锅、餐具、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出资打造了节材灶;为残疾瘫痪的贫困户杨光富办理慢病卡、残疾证等;带领全局20余名干部职工到韶霭村帮助农户抢收水稻,参加抢收的成员分成3个组,分别为3户农户抢收水稻,深受当地群众好评;通过集中宣讲,现场咨询解答、发放政策宣传单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邀请“三甲”医院专家为村民进行义诊,免费捐赠近3万元药品和物资。二是“尽锐出战”选派精兵强将驻村帮扶,按照“弹粮充足”的要求提供有力保障抽派1名正科长级干部到河口乡韶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在做好帮扶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宣传发动村民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注重产业帮扶,协助村两委推动魔芋种植合作社发展魔芋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150亩;解决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困难,从紧张办公经费中挤出2.5万元资金支持韶霭村产业发展,帮扶对象能有固定的收入。确保在新形势下驻村力量、帮扶投入、管理力度“三个不减”。2020年,局主要领导13次带队到河口乡韶霭村开展帮扶工作,其它局班子成员分别到河口乡韶霭村开展结对帮扶52人次,累计多达20余天。

  (四)落实摘帽不摘监管。始终坚持把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做到“三个回归理性”切实提升“三个有利于”。以实现“医保、医疗、参保人”三方共赢局面目标,全力构建“医保、医疗”之间互动、协同、共享发展格局,打通医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动医保、医疗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创新监管模式为突破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使医保监管“回归理性”,有利于医保基金高质量安全高效运行。强化“事前预警”科学合理确定“基金使用率、住院率、住院次均费用、病案抽查率、现场巡查、专项检查、基金拨付、执行力”等八个绩效重点监测指标,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绩效监测评价体系。强化“事中监控”通过智能审核、病案抽查、现场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有效控制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无指征诊疗和过度医疗等违规行为,有效制止了将参保门诊输液病人转为住院病人的违规行为。找准基金防控风险点,堵塞漏洞,把“无效基金收回,转化为有效基金”。强化“事后结果”实施“智能监控+大数据筛查+研判分析+现场核查”机制,采取“月监测、月通报、季评估”绩效评估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风险要及时介入管控,把监管工作前移,强化“事前、事中”监管,以高压的态势查处违规行为,织密扎牢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制度笼子,确保医保基金高质量安全高效运行。二是以加强学科建设为目标,守住底线、精准施策,促使医院“回归理性”,有利于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把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无效医疗产生的不合理费用,挤出“水分”,把“无效”基金收回用于支持“创新技术项目”,着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基金使用效率,促使医院由规模化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做实大专业、做强亚专业、做精个体疾病的精准医疗,让外流病人明显“回流”,降低群众就医负担,确保有利于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保障医保基金使用“回归理性”,有利于参保人高质量得实惠。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制定印发《黔东南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预算控制办法》,坚持医保基金的预算管理,实行基金预算总额控制和绩效引导,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基金使用效率。对年度内基本医保基金支出超预算的,实行风险共担,以倒逼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根据疾病治疗需要,在坚持做到因病施治、因人施治、科学诊疗基础上,在充分告知情况下,适时使用临床适宜、安全、精准、优效的特需医疗服务技术,让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确保有利于参保人高质量得实惠。确保在新形势下持续做到对医保基金高态势、常态化、高质量监管。2020年,全州共对1568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和专项检查,暂停医保服务协议医疗机构3家、定点零售药店13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定点零售药店3家。

  (五)建立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长效机制。联合扶贫、民政等部门开展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工作,进一步抓实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风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由县级医保部门根据当地扶贫、民政部门动态数据,综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患病情况、治疗和费用负担情况,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预警模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单次住院自付费用超过4000元的和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单次住院费用超过10000元的,实行动态监测预警,每周将预警人员名单及住院费用和医保报销等情况及时提供给扶贫、民政部门,进一步核实核准群众负担后,并对确需救助的困难群众落实兜底帮扶等政策措施,有效防范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根据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数据,经核实后符合医保扶贫政策的予以兑现补足。2020年,兑现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369人次,21.15万元,并及时向扶贫、民政部门提供了七批因病致贫监测预警数据。

  在脱贫过渡期内,黔东南州医保局坚决做到“四个不摘”,保持战略定力,持续高质量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医保脱贫攻坚扶贫政策稳定实施,继续扎实抓好医疗保障各项工作落实,高质量推进医保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洪再彬)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直机关工委:以“两村双行”活动,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效果好
下一篇:黔东南州召开2021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闻通气会暨道路运输企业警示约谈会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