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 全坚当选为会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1-15 15:22:41  来源:黔东南州统一战线、贵州新黔进  

 

 
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大会现场
 
  11月13日,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凯里市召开。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邵刚,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潘玉凤出席并讲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英华、州政协副主席贺代宏等出席。州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州侨务办主任、州台办主任杨鹏主持会议。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应成代表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社会团体致贺词。州民政局副局长张宪讲话。
  

成立大会现场
 
  邵刚代表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向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指出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是全州统一战线的大事,也是全省统一战线的大事,标志着我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进入了新阶段。这既是黔东南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为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心聚力、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邵刚讲话
 
  邵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黔东南州新联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更加充分地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中的重要作用。要强化思想引领,找准自身定位,团结引领全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觉把牢政治方向,坚决守住政治底线,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服务,示范引领,发挥好州新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团结联系各方群众,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邵刚要求,各级统战部门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制度,积极搭建好组织平台、建言献策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发挥作用。新联会要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建言献策。要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发展大局。要团结带领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自觉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守护者。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做好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水平。


 
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潘玉凤讲话
 
  潘玉凤强调,要坚持新联会的政治属性和统战属性,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用心、用情、用力把日常引导与重要节点引导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引导和业务管理相结合,达到思想上的合拍、情感上的合心、工作上的合力。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十四五”规划因时顺势主动作为。要立足自身岗位,发挥自身潜能、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创新工作品牌,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切实为黔东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美同心圆。
 

 
邵刚为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授牌
 

 
潘玉凤为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授旗
 
  会上,邵刚为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授牌。潘玉凤为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授旗。据悉,在成立大会前的选举大会上,黔东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
 

 
全坚发言



 
  省委统战部五处、州新的社会阶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党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留影
 

 
  ——延伸阅读
 
  一起来看看,全省9个市(州)新联会都什么时候成立? 
 
  点击阅读:贵州省市(州)级新联会组织实现全覆盖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招聘快递分拣员临时工
下一篇:关于敦促出租、出售、出借银行账户(卡)、手机卡的个人(单位)注销开户的通告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