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送点子
10月25—28日,从江县加鸠镇从秋雨绵绵,云雾笼罩到拨云见日,秋高气爽。黔东南州民政局领导干部跋山涉水,不畏艰险,走村入户,深入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了解详细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商脱贫大计。
朱长林局长带队来到加鸠镇加牙村陈老凸家,与陈老凸一家话家常,了解到他家大女儿已经外出务工,小女儿在读初三,夫妇俩目前在家务农后,要求结对帮扶干部结合实际,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参加村级合作社发展产业,特别强调不能让小女儿辍学,初三毕业后能考上高中一定要读高中,如果考不上高中可以与民政干部联系到黔东南职院就读“民政班”,掌握一项技能,实现教育脱贫。
图为朱长林局长带领干部走访王老根户
合法村王老根,是一位年过花甲的孤寡老人,刚到门口,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州民政局局长,满含热泪感谢朱长林经常来看望她。作为民政保障兜底对象,当了解到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后,朱长林感到很欣慰,并嘱咐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定要关心、关爱老人,当老人独自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征求老人意愿入住敬老院。
州民政局以主要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0户,局班子成员结对帮扶5户,中层领导干部帮扶3户,一般干部抱团联动帮扶2—4户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扶。目前,局机关及下属单位领导干部共走访154户,出点子、送技术、送资金,选准脱贫致富门路,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医疗帮扶送健康
10月26日,黔东南州民政局组织州优抚医院、州爱心义工联合会的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深入挂靠帮扶点——从江县加鸠镇及周边乡镇开展“健康扶贫·送医下乡”活动,为敬老院院民、加鸠镇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等人群开展健康体检。
义诊现场,医务人员为全体院民、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免费测量血压、听诊心肺、测血糖等,耐心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并按照不同情况提出治疗建议、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同时也接受群众的咨询,耐心详细解答群众现场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向他们宣传各种防病健康知识和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让服务对象掌握了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
此次活动共无偿发放消炎、止痛、降压、预防感冒、预防血栓等各种药物10余种12万余元,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近400多人次。
“健康扶贫·送医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进一步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还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致富的信心,使他们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有力的促进健康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工帮扶送温暖
10月25日,黔东南州民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游全香率州精神病医院、州社会救助站社工10余人带着暖心枕头、营养品等爱心慰问品到加鸠镇敬老院开展爱心活动,给老人们送去了生活上的关爱和温暖。慰问组一行陪老人唠家常,关心询问老人们的身体和在敬老院生活的情况,并为每位老人送上了温暖枕头和营养饮料等慰问品,叮嘱老人们要保重身体,开心安享晚年。随后,慰问组一行与院民们一起包饺子,整个敬老院里一篇欢笑,其乐融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慰问组的到来,给平日清静的敬老院带来了阵阵欢笑声,整个敬老院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氛。
送温暖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老人们送来了浓浓的关爱,还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10月26日,州救助站和州关爱流浪乞讨社工服务中心来到加能村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助推脱贫活动,向66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用品,为了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向村里捐献了篮球架,总价值1万余元。同时,州救助站和州关爱流浪乞讨社工服务中心走访各贫困户并送去慰问品或慰问金。
社会组织帮扶送爱心
10月26日上午,在黔东南州民政局及赴杭州挂职干部王丽同志和杭州市民政局牵线搭桥下,“黔东南州民政局携手杭州滴水公益发放彩虹盒子”捐赠仪式在从江县加鸠镇中心小学举行,杭州滴水公益为加鸠镇1813名小学生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彩虹盒子”温暖了山区孩子的心。
据了解,彩虹盒子是由杭州滴水公益服务中心发起的助学项目,旨在通过汇集社会爱心,为贫困山区儿童定制严重缺失又迫切需要的学习、生活用品。此次,杭州滴水公益在从江县加鸠镇发放的彩虹盒子里包含:一个简易背包、一条毛毯、一双棉鞋、一双棉袜、一双手套、一套文具用品等,共1813份“彩虹盒子”总价值14.5万余元。“彩虹盒子”捐赠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现了杭州滴水公益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也在广大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爱心的种子和向上的种子,更是为从江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10月26日下午,在黔东南州民政局牵线搭桥下,黔东南州银行业协会捐资加能村8000元现金,将用于完善村委办公设备设施,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脱贫攻坚奠定良好的办公条件,为加能村两委带领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州民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游全香出席以上捐赠仪式并强调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政治任务,社会组织也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对杭州滴水公益和黔东南州银行业协会发挥正能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捐赠帮扶善举表示感谢!要求大家要牢固树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好榜样,切实为从江的脱贫攻坚、教育慈善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产业帮扶促增收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重要体现。为更好的立足特色产业抓培育,扶贫到户促增收,有效提升产业扶贫工作水平,凸显产业扶贫成效。10月27日,州民政局朱长林组织州、县民政局挂靠加能村、合法村、加牙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到加鸠镇加学村辣椒种植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帮扶单位、加鸠镇相关领导,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共谋产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
从江县民政局派驻加学村第一书记吴育桂介绍了加学村辣椒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2018年7月,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后,决定与村组干带领群众以实施“贫困户+企业”的订单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即贫困户出土地、劳力、物资,企业负责提供栽种技术、保底回收价格、包销售等。目前试种的辣椒、豇豆长势好,有望获得丰收,产品供不应求,能带动加学村7户32人贫困群体实现脱贫。其他村两委干部听了加学村辣椒种植成功经验后感受颇深,纷纷表示回去后立即组织村民会议,利用闲置土地,贫困户劳动力入股,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辣椒种植。加鸠镇领导也表示积极支持各村发展辣椒种植,要求村两委及时统计参与贫困户情况,种植面积,争取产业扶持,并协调相关公司企业负责提供栽种技术、保底回收销售等事宜。
在现场观摩会上,朱长林对州、县民政驻村干部对加鸠扶贫工作的作出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支持加学村2万元用于冷库建设,对加学村发展辣椒种植基地从感动、激动、心动,最后要与大家一起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发展壮大种植规模。同时强调,要确保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基地选址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今后的发展,要进一步聚焦关键、精准发力,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一是要把精准理念落细落实,做到产业选择、受益对象、项目实施、政策扶持精准到位;二是找准路子、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三是立足培育壮大产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真正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四是突出改革创新,树立市场经济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产业扶贫注入新动能;五是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典型推广、加强督查考核、狠抓政策落地,以务实作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在加鸠镇开展帮扶期间,朱长林还深入合法村调研肉鸽养殖基地产业发展情况。
教育帮扶稳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黔东南州民政局党组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针对帮扶点从江县加鸠镇的贫困原因,结合州民政局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持“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的扶贫理念,旨在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2016年,黔东南州民政局党组积极争取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共同开办五年制大专“民政班”。该班由州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发动学生就读,民政局给予就读学生生活费及生活用品补助。2018年,在前两年开办“财会班”、“裁缝班”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民政工作特点,又增设了“护理班”,并发动加鸠镇35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目前68名学生在校愉快的学习生活,思想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当地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教育是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最好的渠道。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变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命运,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后我们会持续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免费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真正实现“一人读书,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朱长林说道。(杨顺豪 鲁畅 杨妮)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