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时间8月13日15:06cctv-3
云上舞--中国舞蹈·非遗
苗族古歌世代相传,为这个古老的民族记录了先祖的传说,讲述着他们的勤劳勇敢,宣告着他们的崇拜与信仰。而苗族的舞,则是用一代一代人的身体,传颂着这部伟大的迁徙史,也书写着他们当下的生活。舞蹈是他们的生活,舞蹈是一个活化石,而融进舞蹈的生活,就是历史。
苗族拥有很多的节日,人们似乎把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都传承了下来,决心要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变成一片乐土。人们在这些节日里,或纪念先祖,或庆贺丰收,当然,还少不了歌山舞海,花前月下。
歌舞是他们的语言,所有的情话、试探和自我表白,都尽在其中。如果说情话并不可靠,那么身体的语言则永远不会说谎。姑娘用舞蹈展示着自己的妩媚和多情,小伙子则尽情展示着自己的健硕和可靠。
姑娘要出嫁了,妈妈会把多年辛苦攒下嫁妆,一点点穿戴在她的身上。这一身满目琳琅的银饰,显示着父母对她的珍视和保护,让她像一个公主一样走入另一个家庭,希望她新的家人,可以给她同样的爱。
无论是服饰上怎样的差异,天生的乐观和豪迈都在他们的舞蹈中统一起来。一碗栏门酒,让他们和客人的情感迅速沟通起来,人们忘记了疲累,忘记了生疏,这一切,他们用歌和舞来表达。
反排木鼓舞源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反排村,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通常知道反排木鼓舞和祭祀活动有关,其实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漫长的故事,故事关于迁徙,关于感恩,关于崇敬,关于生活,也关于他们的喜怒哀乐。
反排木鼓舞国家级传承人万政文,会给我们细细讲来,反排木鼓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这舞蹈上书写的历史。
夜里的千户苗寨,一盏盏油灯,如同天上的繁星落入凡间,勾勒出苗族古老的图腾。来到这里的人们,一定要在观景台等待夜幕的降临,或者干脆住上一晚,以便目睹真正的人间奇观。
这里的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苗族的文化,酸汤鱼的香味处处可闻,嘎歌古巷的老人们,会为游客们唱上一段。来过的游客们可能就会知道,这里叫做雷山,而雷山正是“铜鼓舞”的家乡。诞生于雷山县大塘镇掌坳村的铜鼓舞,是苗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铜鼓不仅仅是喜爱,更是一种崇敬。
大山里,清江畔,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先时在高山云上起舞,如今在数字云的时代起舞,历久弥新的是舞蹈里的历史和生活,舞蹈原本就是传承。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