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全省各地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奔小康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6-26 10:09:47  来源:贵州日报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样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的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对党的政策充满坚定信心,只要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好日子就不愁干不出来。

  这些天,贵州申黔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烨一直在通过电视、报刊等反复学习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精神。“习总书记在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句话让我很兴奋。”沈烨说,习总书记的话让他看到了未来,坚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公司要在2015年尽快投入运营,并努力建成高标准数据中心。

  习总书记到贵州视察的报道,勾起了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顶效镇楼纳村妇女主任查连香幸福而难忘的回忆,“2011年5月8日,总书记曾经来我们村考察过,还亲切询问我,村里的惠民政策得了些什么,房子建起来没有,生活奔小康了吗,孩子在哪里打工。”

  查连香自豪地说,几年来,她家开起了农家乐,收入连连增加。她所在的楼纳村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村民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曾经的贫困村,也摇身变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黔南州都匀市广惠社区党支部书记许桂英,这几天一直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总书记说,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这一饱含民生情怀的论述让她感慨万千。

  她说,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将其转化到为群众服务的实际上来。今后,自己一定会继续站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关心社区、关爱居民,尽力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黔东南州黄平县新州镇新庄村三组村民杨桦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实在。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新农合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让普通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顺心。

  “总书记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办事处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少伦说,每每想起习总书记在花茂村考察时说的话,心头就信心满满。他说,云庄村虽然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还很滞后,但村民谋发展的干劲很足。眼下,村支“两委”正组织村民成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养殖,带领乡亲们早日实现同步小康。

  黔南州长顺县营盘乡热水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老百姓生活过得很苦。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村支“两委”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村支‘两委’带领我们种起了葡萄、金银花、烤烟,我家还养了上千只绿壳蛋鸡。如今我们热水变成了美丽的‘葡萄沟’,石旮旯也长出了‘致富绿’,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干事创业的劲更足了!”村民王仕华满脸笑容。(熊诚 黄诚克 梁晓琳)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消防科普教育馆开馆 将向社会开放
下一篇:黔东南州旅游产业迎来不平凡之年(组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