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教育“9+3”计划强力推进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4-29 10:25:1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年来,黔东南州牢牢抓住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的大好机遇,自加压力,奋力作为,各项工作强力推进。

  “9”的方面:一是“控辍保学”工作常抓不懈。全州小学辍学率、初中辍学率逐年降低,至2014年分别控制在0.16%,1.18%,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二是关爱特殊群体。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近三年全州建成功能完善的“留守儿童之家”280个,出台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教育同城待遇。三是推进特殊教育。出台实施《黔东南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在全省率先推进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州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5.5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51个百分点;特殊教育集团总校州特教高中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残疾人之家”,从2012年首届高中毕业生起,均考入高校就读,特别是2014年,5名学生考入长春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本科升学率达到了50%,实现了全州残疾人高考录取本科院校零的突破。四是推进“黔东南特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结合州情实际创造的“3+X”模式营养餐供餐模式得到中央和省的高度评价,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专程赴丹寨、麻江两县视察相关工作。近三年来共争取资金7.34亿元在15个县2042所学校实施,每年惠及超过40万农村学生;凯里市也自筹资金在农村学校实施,天柱县自筹资金将范围扩大至城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五是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近三年来发放生活费补助7.35亿元,资助中小学生63.09万人(次),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占在校寄宿生的98%。

  “3”的方面:一是普通高中稳步发展。在实现中职“百校大战”的同时,克服困难,以垫资、贷款等方式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近三年,全州投资7.36亿元新建普通高中五所(凯里十三中、黎平四中、从江二高、榕江三中、雷山民中),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12年的8.18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9.95万人;以县为单位推进初中毕业生基本升入高中阶段就读目标至2014年全部实现,初中毕业生基本升入高中阶段就读比例达96.41%。二是调整优化职业院校空间布局。明晰“一区域三带动八支撑”发展思路,加快以凯麻地区为中心圈的“一区域”优势,推进“区域中心圈职校”建设,利用两所高职院校、两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和职教园区的区位优势带动发展,“八支撑”县市职校基础保障有力牢靠。三是扎实推进中职学校“百校大战”。全州共有10所中职学校进入全省“百校大战”,规划投资18.56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15个。至2014年,全州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完成建设面积49.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4亿元。四是加强中职招生工作。近三年来全州完成中职招生8.75万人,普职学生比优化为5.7:4.3;招师2069人(其中聘1152人)。中职在校生(州内全日制就读)由2012年的4.37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6万人。每年组织全州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水平。五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升办学实力。组建黔东南州职业教育集团,下设八个专业团开展工作。深入推进黄平职校“校政、校企、校校”合作模式,黄平职校办学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六是全面落实免除中职教育学生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实施教育“9+3”计划以来共免除学费和发放国家助学金共1.06亿元,资助学生11万人次,中职教育“一人就读,全家致富”的理念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就读。

  由于全州积极争取,努力作为,《黔东南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部分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其中,幼儿在园人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超2020年规划目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高等教育在校学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2015年规划目标。(州教育局)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我州2人入选贵州好人榜
下一篇:29日午后到夜间 我州大部分地区有雷雨天气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