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60座“漂流书亭”亮相杭州 市民踊跃捐书、换书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4-15 10:14:14  来源:钱江晚报  

  杭州的春天,不缺美景,不缺人气,不缺小桥流水,更不缺奔忙劳碌。

  而今天我们想送给这个城市的春天一个美丽的童话——

  我们想将书籍变成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撒向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继而长成这座城市的精神食粮。

  60座全新的漂流书亭,就是杭州特别的精神食粮。从2012年9月12日本报联合钱江新城管委会在钱江新城推出50座“漂流书亭”开始,再到去年10月,在杭州市相关领导、市委宣传部、市文创办等支持下,本报结合2013邻居节准备“漂流书亭”2.0版的新计划,相信你已经在西湖景区的微笑亭旁、公园绿地、B1快速公交站、社区公园里,都找到了漂流书亭的身影。

  直到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宣告,东南西北,新一批60座漂流书亭,今天全都开始正式启动了。

  小伙伴们,还等什么,赶紧“带上一本书换一本书”去。

  此时,此刻,此景,杭州书香四溢。

  一幕惊喜的场景

  转角遇到它

  就此漂到“停不下来”

  60座书亭,有21座,被安置在了B1、B2的快速公交站里,有10座,分配到了各个城区的公园内,剩下的全都被社区一一领走,“住”进了社区里。

  从去年10月开始设计,到制作,最后陆续进驻到各个点。漂流书亭其实已经不只一个名词,而变成了一种生活。

  你看你看,香樟社区里,漂流书亭早已有了铁杆粉丝。

  每到下午放学和晚饭后,书亭周围便挤满了人群,学生们居多,有些是独自一人携书而来,有些是呼朋引伴肩扛手提。

  家住香樟公寓18幢的周叔叔和他的孙子就是“漂流书亭”的忠实粉丝,一次偶然的饭后散步,让这爷孙俩发现了这座“知识的金矿”,从那时起,他们的漂流之旅就“根本停不下来了”。

  周叔叔说,他爱看养生饮食类的书籍,孙子看的书很杂,前两天换走了一本乔纳森的《吃动物》每天啃。

  书亭这么受欢迎,这让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有点意外,他们说,本来还担心里面的书会不翼而飞,没想到两个月来,里面的书不但没少,还全部换了个面,特别是多了许多少儿读物,“现在很多孩子都带书来换,我听不少家长说,因为有了书亭,他们家孩子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时不时跑过来。”

  当然,为了更好地管理书亭,香樟社区里也成立了书亭护书小组,制定了每日巡查制度,整理破旧书籍,每星期更新一次新书,“我们希望小小的书亭不仅让书籍流动起来,而且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一份珍贵的心意

  有社区居民

  送来《红楼梦》手抄本

  蓝天社区的漂流书亭,设置在天成嘉苑的社区公园里,结果迅速成了这个公园人气最旺的一角。

  “大家知道可以‘以书换书’后,都跑过来了,第一天就换走了差不多一半的书,而且换回来的书,都不错。”说起漂流书亭,社区的工作人员很是激动,还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知道小区里有了漂流书亭,小区里的一位居民送来了一套《红楼梦》的手抄本,“书总共有十几本,包装得非常精致,我听说是他家学书法的亲戚创作的,他觉得漂流书亭的活动是个分享的平台,就干脆拿出来,捐到漂流书亭里。”

  蓝天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手抄本太珍贵,他们希望这套书就长期呆在书亭里作为共享资源,“我们的社区有不少书香世家,很多都对漂流书亭大赞,他们都觉得家门口有个如此开放的图书馆,会把社区的文化氛围、居民的素质都带上更高的境界。”

  一叠温暖的书籍

  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妈

  捐来了30本书

  从城北体育公园开始,上个月,10座公园内的漂流书亭也陆续亮相。

  昨天,城东体育公园的漂流书亭,意外收到了30来本书。

  送书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她一个人提了两袋书交到保安亭,就匆匆离去了,也没有留下姓名:“我就是想为杭州的文明做点事情。”她带来的书,大部分是文学类的,还有不少是童话类少儿读物。

  城东体育公园负责漂流书亭工作的胡帆说,自从有了漂流书亭,来换书的市民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很奇怪的,我们也没做什么宣传工作,刚刚一开放,就来了不少人,年纪大点的多些,很多都是特意赶来把家里的书顺便带过来换。”

  凤山公园漂流书亭的负责人金春松也说,自从有了书亭,来咨询的,来换书的,甚至还有很多市民给书亭提意见,“我们现在把书都编了号,打算每一个月都做一次整理,统计一下数量,去掉一些破旧的,再放入新书。”

  让书在杭城漂起来的人们

  谢谢你们

  漂流书亭走到今天,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2013年10月,漂流书亭2.0计划始创,杭州市委主要领导曾专门就此事作出批示。市委宣传部、市文创办等部门也一直大力支持。

  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先生得知这一“漂流书亭”设想后,亲笔为“漂流书亭”题字,现在每个书亭上,都能看到这位大家的墨宝;

  中国美院的沈国强老师,废寝忘食加班好几晚,赶制漂流书亭的设计方案,还亲自赶到工厂查看制作情况,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

  精研宋画的西泠印社会员寿勤泽,看到本报有关漂流书亭的报道,专门篆刻了“漂流书亭之印”;

  作家莫言、麦家、苏童等,带上自己的书籍亲自为漂流书亭启漂;

  杭州的晓风书屋,不但捐来一批又一批的图书,还发动了很多省内外的作家来参与到漂流书亭的活动中来;

  当然,还有那些捐书的市民们,留下名字的、没有留下的,漂流书亭里都留下了你们带来的墨香。

  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感动至极。

  在此,深鞠一躬,谨致一谢。(记者 余雯雯)

责任编辑:田茂琪【收藏】
上一篇:丈夫结扎妻子仍服避孕药 夫疑对方不忠诉离婚
下一篇:业主不在家建材老板徒手爬三楼安防盗窗 坠楼身亡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