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乡加固维修的农房已经全部结束,还有678户村民需要重建,除31户属于自愿加入集中安置的外,其余全是散户重建。”14日,四川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党委书记姜朝兴告诉记者。
据了解,地处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偏远山区的永利彝族乡,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受“4.20”芦山地震影响,加上山区的冬季即将来临,加紧灾后重建成为目前的首要工作。
姜朝兴介绍,全乡包括54户困难户在内的农房重建已经全部开工,目前主体封顶的占40%以上,其中有几十户已经入住,预计多数在12月底前完工,春节前搬进新房还是有把握的。
“我们全乡在重建工作上,最大的问题和最难的问题要数古路村。”姜朝兴指着对面的那座山告诉记者,那边就是古路村,对面还有71户的重建任务,因为全村没有一条通村公路,没有一辆运输工具,又是地处三面绝壁,是全县乃至整个4.20地震灾区重建条件最为艰苦的村庄。
据介绍,因受“4.20”芦山强烈地震影响和次生灾害影响,古路村全村98户群众,有28户农房已经维修加固,43户农房正在原址重建,27户需要整体搬迁、异地重建。
“地震后,我们就在考虑怎样打通古路村的运输瓶颈。”姜朝兴书记说,修路,肯定不行,一无资金,二无时间。马帮运输,成本太高,百姓承受不起古路村的群众再也伤不起,我们的重建任务再也耗不起。最终我们乡党委班子成员经过商量决定:利用二年前电力公司在此架设高压线路后废弃的索道基础,多方筹资12.5万元,购置一台旧柴油机和卷扬机,1400米主钢绳、3000米牵引钢绳,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20天时间,硬是在成昆线“一线天”深沟1000多米上空,架起了一条长1200米左右的“连心索道”,基本解决了古路村灾后恢复重建材料运输问题。
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这根索道最大载重量为每次800公斤,为了安全起见,只准载重600公斤。姜朝兴说,这样,每天的最大运输量为十几吨。除古路村6组地势相对低洼一点外,由马帮经过“天梯”运送外,其余各组的建材全部靠索道运送,从6月份建成以来,只要天气许可,基本上没有歇过机械。
“嘿,你的钢筋绑扎稳当没有?”
“没问题,我检查过了,可以启动。”
“好的,我还是按照老规矩启动,先用一档,再用二档哈。”
“今天运输的是我家的最后一点建材,你看,现在好方便哟,这500公斤水泥和钢筋,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对岸。”古路村3组村民申其军说,要不是建这个溜索,就这点材料,从一线天(省道306线小地名)那里运到我家,全部要请马帮转运,标砖的运费是3元一匹,水泥的运费是100元一百公斤,钢筋是160元一百公斤,并且钢筋还要锯断才能用马托运,时间起码要用整整一天。
“古路村全体老百姓感谢政府和关系、支持我们古路村重建的所有爱心人士外。”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告诉记者,大伙出钱架了这个1000多米高1200多米长的溜索,我们古路村的几十户群众要在春节前搬进新房过新年,今年冬天是受不了冻啰!(刘刚 王建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