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南宁女性坠井至今搜寻无果 家属质疑次日才施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6-11 13:49:00  来源:新华网  

  完善管护设施机制 刻不容缓

  自3月长沙女孩坠井身亡以来,各地再次发生多起下水道“吞”人事件。业内人士表示,完善现有的井盖管护设施和机制已刻不容缓,同时应逐步完善下水道等市政设施。

  “从目前发生的几次事故来看,均是由于雨量过大、下水道排水能力有限导致井盖被顶开。”一名熟悉给排水工程的业内人士说,从这一角度来看,各地还是应该逐步提升普遍偏低的下水道排水标准。

  从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来看,一些人士呼吁,各地有必要对所有井盖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增加相关防护设施。如,设计带卡口的窨井盖、在井盖下面再增设一层能开合的具有防腐蚀功能的防护网等。据了解,广州、北京等地已经开始为城区主要街道的雨水井、污水井加装防护网,这些防护网能承载100公斤左右的重量,可以挽救不慎滑入井口的行人。

  而针对目前多头管理导致损坏井盖得不到及时修补的问题,一些专家认为背后体现的是目前有待规范的市政设施管理机制。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专家罗国安表示,应该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在市政设施管护方面的职责,并据此严格问责。另一些人士则表示,应建立统一的管护机制,比如,将现存所有井盖划归城管部门管理,并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相关公司开展统一的维护,提高发现和修补缺失破损井盖的时效。

  “这条路是我们天天散步经过的路,农贸市场也是天天来的,这样一个井盖像定时炸弹一样在我们身边,多可怕,谁能保证除了这个别的井盖就没有隐患?”在南宁女性坠井现场,住在柳沙路附近一小区的熊大爷一直在搜救现场观看,表情凝重,“下水道吞人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真的该警醒,采取有效措施了。”(记者向志强 张莺 覃星星)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多地公共交通安检升级 专家建议不要盲目安检
下一篇:党报批部分地方政府大肆举债:虱子多了不怕咬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