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我国南方12省土地沙化 湖北7万农民旱季无水喝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3-18 09:03:27  来源:人民网  



  气候干旱加水库截流,加剧下游土地沙化

  地处汉江流域,老河口为何会干旱缺水、沙化严重?老河口市气象局局长周炜介绍,老河口平均年降雨量为800多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800多毫米。近3年来连续大旱,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今年直到3月中旬才迎来了第一场降水量不超过30毫米的“无效降雨”。

  受干旱影响,老河口段的汉江水位和当地地下水位均明显下降,对于老河口西部汉江冲积平原的直接影响是沙地增加,而对于东北部的岗地、丘陵和山地的影响则是用水困难。一些打井的农民告诉记者,当地平原地下水水位由地下2—3米下降至9—10米,山区难以估算,但往往要钻到近百米深才见水。

  老河口市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副主任唐杰说,目前老河口段的汉江,其丰水期水流量已由原来的每秒2.46万立方米降至1.87万立方米,枯水期水流量已由原来的2000多立方米降至500多立方米,裸露沙化的河床扩大了1公里左右。

  除了气候、地貌等自然因素影响,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沙化的重要原因。当地人介绍,历史上汉江改道和上世纪60年代丹江口水库截流,形成了目前的老河口沙区。如今,为了增加蓄水量,丹江口水库大坝已加高12米。据测算,今后如果实施工程取水,汉江流域老河口段水位将下降1米左右,并因此新增约6万亩沙化土地。为解决相关问题,有专家正在考虑“引清(清江,汉江支流)补丹、引长(长江)济汉(汉江)”。

  治沙资金被取消,南方沙化治理呼唤重视

  “汉江水少了会导致沙化土地增加,今后治沙的任务更重。”老河口市王甫洲林场场长任明说。

  治沙,面临着不菲的成本、不短的时间和不少人口的生计问题。

  “要改造好一块沙地,得逐年向沙土中施放农家肥,并从外地运来‘客土’搅拌、覆盖,这需要10到15年。”王甫洲沙区果树协会会长秦国安介绍,南方沙地改造成本较高,种杨树每亩至少800元,种果树至少2000元。由于沙土漏肥、漏水,许多种了9年的杨树树径仅有十几、二十几厘米。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们已投入约2亿元,完成25万亩左右沙地治理,使沙化土地面积下降到约7万亩。但后期维护、树木更新、新沙地改造等仍需投入数亿元。”当地防沙治沙相关负责人说。

  然而近年来,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资金被相继取消。在老河口调研中,当地人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每年由国家投入示范区的60万—100万元治沙资金被取消了。“2000多户、5000多人,需要我们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设备等,如果没了这批引导资金,合作社怎么运作?”秦国安十分焦虑。

  不止老河口,江西彭泽、福建平潭等地,沙化问题同样严重。记者了解到,在平潭,当地人受到的风沙侵扰,并不亚于一些北方地区。

  据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统计,南方的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面积达到0.88万平方公里,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12个省区市的260个县市区。尽管面积不大,但由于分布范围广,人口密度远高于北方沙区,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生态失衡,影响生产生活。

  据了解,丹江口水库的取水工程即将启动。“取水工程很有必要,相关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工作也很及时。但在将取水点的上游地区设为工程治理区时,也应考虑受到更大影响的下游地区。”老河口市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谢星【收藏】
上一篇:交通卡故障造就“千万富翁”正常金额上限为1千元
下一篇:港府强调短期不撤限奶令 称维持“零双非”政策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