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窦玉沛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起自己住院时了解到,竟有许多子女将不需治疗的老人安排住院过年,这一现象在当今老龄化的社会值得反思。
窦玉沛是在回答养老问题时讲述如下经历的:“这两天,我因病住了几天院,我在和一个负责老年科的院领导交谈的时候,他说过去每到过年的时候,老年人都被接回家去过年了,这些年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过年了,把不该住院的老年人送到医院来了,送来安顿好以后就对老年人说,这几天你在医院好好待着,听医生的,有什么事等我们回来再说。”
窦玉沛了解到,这家医院今年就“收治”了50多个这样的老人。这对他触动很大,他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今年7月1日将实施,这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从我国家庭小型化和养老功能相对弱化的角度增加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作为子女赡养人有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抚慰,照顾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义务。“可能作为子女也有他的难处和无奈,但是在万家团圆的时候,把老年人扔在医院,这不得不让我们觉得在贯彻、学习、宣传、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时候,对家庭子女、赡养人应尽的责任,要进行认真的宣传教育。”
发布会上其他热点话题
关键词 开豪车领低保
我国低保误差率4%,确有少量“关系保”
“开豪车领低保”的现象成为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焦点。目前,我国低保制度已实行城乡全覆盖,惠及7400多万低保对象,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坦言,确实存在着少量的“关系保”、“人情保”、“错保”和“骗保”现象。据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所反映,我国低保工作的误差率是4%,李立国表示,这在与国际社会的比较中是很低的。
李立国说,要从制度上和操作上防止“人情保”、“关系保”。李立国表示,对加强和改进低保管理工作是有信心的。
关键词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推老年福利“一个津贴、两个补贴”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介绍,将于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力度非常大,增加了社会服务、社会优待、社会保障,以及环境等内容。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确立了三个硬指标:第一,到2015年养老床位要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第二,社区为老服务的覆盖率,城市要达到100%,农村要达到50%;第三,加快制定和落实老年福利制度。民政部目前正在力推“老年福利制度”,有三个方面:一是困难老人、低收入老人的高龄津贴,这个已经在18个省份建立了。二是困难老年人的养老补贴,已经在22个省份建立了。三是关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补贴,有些省已经开始了。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