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北京联大党委撤销了学院一级的纪委,使得张昕昕一夜之间失去了“组织”。
撤销了纪委,各学院设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员,张昕昕有一种被“吊”起来的感觉。“没有机构、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室,没有相应职权,无法开展工作。”因此,他开始反映“体制不顺”的问题,没想到,得到的答复竟是“就这种体制,能干就干,不能干自己找地方调走。”
寒意袭来,性格耿直的张昕昕经历着更为严峻的人生考验。随着再一次的“人事制度和机构改革”,张昕昕的专职纪检员岗位也被撤销了。一位领导当面对他说:“你不适合当干部。”
竞聘其他岗位,不出意料,他落聘了。
落聘后,张昕昕问领导:“我是因为机构精简下来的,还是表现不好下来的?”
“是根据群众测评和票数多少来综合考虑的。”
“我愿意听群众意见,以后改进工作。”
“群众的反映不能对你说。”
“哪个人背后能没有反映呢,有人无事生非也当成群众反映?”
张昕昕怒了。
几经周折,在北京市教育纪工委领导的再三过问下,张昕昕被安排到学校图书馆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
还是一样的嫉恶如仇,还是一样的“眼里揉不进沙子”。由于向上级反映“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他再次得罪了人。
到图书馆仅仅一年多以后,他在一次“改选”中落选了。这一次,他被安排到学生宿舍做管理员。不过,他还不能算“后勤”的人,而是“借调到”学生宿舍的。
在学生宿舍扫地、打水,甚至在几个学生宿舍之间来回“检查卫生”,后勤聘来的两名合同劳务工,是真正的“宿舍管理员”,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位上了年纪的“老干部”,只能不断恳求他“别瞎搅和”,不要影响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奖金计算。
“这种耻辱我无法忍受”,被安排“管理宿舍”之后,张昕昕来到北京市纪委,开始了“上访”,越级提出控告申诉,反映自己遭受的“被打击报复问题”。一位以前熟识的纪委领导了解他的情况,含着眼泪说:“纪检干部怎么能到了这个份上,还是先借调出来吧。”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