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红坡头村,吴笑林一家在自己的棚屋前。他们一家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户口,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种地过活,全家年收入5千元左右。当地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住简陋的棚屋,生活水平非常低。马头坡村,王少华的土房简陋得甚至没有门窗。17岁的王少华担心自己没法出去打工挣钱而娶不到媳妇。红坡头村,19岁的杨正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孩子跟他一样没有户口,是“黑户第三代”。红坡头村,晚上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由于无法出去打工,不少年轻人只能留在村中。马头坡村,小学3年级的李美珍发烧3天了,只能在家熬着。没有户籍,没有医疗保险,当地人生病大都靠自愈。
马头坡村,王少华的土房简陋得甚至没有门窗。17岁的王少华担心自己没法出去打工挣钱而娶不到媳妇
云南省开远市红坡头村,吴笑林一家在自己的棚屋前。他们一家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户口,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种地过活,全家年收入5千元左右。当地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住简陋的棚屋,生活水平非常低。
2013年2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红坡头村小学也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当天,该校的86名学生得到一个特殊的礼物——他们拥有了正式的学籍,成为国家认可的小学生,开始接受9年义务教育,同时能够享受国家给予小学生的各种福利补贴。
这些在外界看来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里却是不可思议的进步。因为在此之前,红坡头村的人因为没有户口,无法正常上学、务工。今年,当地政府为这86名孩子办理了正式的学籍,并开始着手解决村民因为没有户籍而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红坡头村并没有出现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中。即便是最新版最详细的地图,红坡头的位置也被标注为荒坡。而事实上,这个村庄在开远市市区以西仅几公里远的高山上。白天在村里可以看见城里车水马龙,晚上可以看到山下霓虹闪耀。
按照当地的说法,红坡头村是一个“黑户村”, 村里有117户人家,约600人,几乎都是没有户籍的“黑户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