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融入工程”第一期培训班结业 39名参训刑释人员获得证书全部实现就业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5-30 15:53:19  来源: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可以用以谋生的电工维修知识,还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5月29日,在黔东南州“融入工程”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典礼现场,天柱县刑释人员韦帮周在领到电工维修证书(初级)和结业证书后,热泪盈眶地说,“我将带着政府的关心和期盼,走好人生的下一站。”

  15天前,韦帮周和其他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不同县市的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一同走进位于黔东南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融入工程”培训基地,接受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第一批学员,他们所学专业是初级维修电工。而今,39名学员均通过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初级电工维修证书和黔东南州职业技术学院结业证书,结业率、就业率均达到100%。

  “融入工程”建设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结合实际,对特殊群体融入社会难的社会管理创新之举,也是一项惠及社会、促进和谐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大胆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探索,旨在破解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融入社会难、就业安置难”的社会管理难题。

  该项探索由州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多个职能部门,采取“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规范化”的思路和“无缝衔接、分类帮教、重点安置”的工作模式,免费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出场所、入学校、进企业” 的长效工作机制,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真正融入社会。

  黔东南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王家黔在结业典礼上说道:“特殊人群掌握了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自食其力,才能从‘回到’社会升华到‘融入’社会”,这是‘融入工程’的核心内容。

  据贵州省黔东南州政法委介绍,“融入工程”今后将继续结合市场需求和学员就业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拓展培训内容,挑选更多见效快、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培训课程,今后还将开设汽车维修、美容美发、计算机、特色种养殖、园林、蔬菜园艺、建筑、家政服务、电子电工等专业课程,使学员更想学,更好学,使培训更见成效。第二期培训班预计于今年10月左右开班。

  参加结业典礼的还有州“融入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16个县(市)司法局局长,部分企业代表。(张柯尔 吴永驹 吴远威)

责任编辑:耀启铭【收藏】
上一篇:水泥罐车高速路上侧翻 凯里路政冒雨施救
下一篇:2013'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黔东南赛区选拔赛拉开帷幕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