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2012年 黔东南州教育事业呈现“六大亮点”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3-15 09:21:43  来源:  


  2012年黔东南州教育工作,按照“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突破工程为重点,着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三项突破工程实施顺利,教育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师资力量的培养培训和配备进一步加强,惠及学生的资助和补助政策全面落实,教育科研扎实有效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明显增强,体艺和民族文化教育成绩突出,州属两所高校招生规模均突破万人,平安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教育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一是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非义务教育的加速发展实现了“三改变”。以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高中教育突破工程和农村寄宿制攻坚工程为重点,全州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13.05亿元,434个项目实施顺利。学前三年入园率为66.69%,较2011年提高12.52个百分点,改变了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状况,超省平均水平4.69个百分点;麻江、三穗、黄平、台江、雷山、施秉六县按规划实现初中毕业生基本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4.96%,较2011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同样改变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状况,超省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全州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5.56%,位列九市州第二位,超省平均水平14.85个百分点;2012年升入高等院校就读的学子达到23997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5.23%,成为2012年第三项改变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状况的指标,超省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36%;全州按规划和标准已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139所,小学寄宿率为25.26%,初中寄宿率为69.68%,均位列九市州第一位,丹寨、麻江两县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

  二是黔东南州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为“贵州模式”的打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生资助政策顺利实施的同时,3月初正式启动了全国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全力推进,结合黔东南州实际,全力推广营养午餐和“3+X”模式,督促全州按财政渠道配备食堂工勤人员3584人,全州21289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悉数落实,惠及41.7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吃上安全和可口的饭菜,体质得到增强,惠民工程深得人心。工作的扎实开展,迎来了全省营养改善计划现场会在黔东南州的召开。

  三是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办学活力明显增强。2011年普职互通机制的建立,使2012年全州28所学校实现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5132名学生实现灵活就学。在此基础上,2012年《黔东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激励方案》(试行)的制定,更加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超额完成中职招生计划,全州共完成中职招生23664人,占省下达任务的100.06%;二是推进了州内外中职学校对口帮扶工作,全州18所公办职业院校与州外中职学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全州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20所学校参与,参赛选手达869人;四是黔东南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手抓基础能力建设,一手抓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成为全省首批六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四是教育宣传工作更为突出,进一步营造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克服困难,恢复停办的《黔东南教育》,实现“多发稿、上大报、上大刊、上大台”的目标,新华社采写的反映麻江县营养餐实施的稿件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中国教育报》四次在头版位置刊发黔东南教育事业成就图文稿件,全州教育信息在贵州新闻联播、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贵州省教育厅政务网、《黔东南日报》、黔东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发表460条(次),州教育局报送的信息稿件被州人民政府选用数量及积分在州直部门中排名第一。

  五是教育交流合作的新进展,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内涵发展的水平。州教育局与江西省临川一中签订的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事项顺利推进,全州学科教研员和普通高中学科教师70人赴江西临川一中观摩学习,临川一中骨干教师参与黔东南州的教育教学研究,实现了黔东南州学生享有省外优质资源的愿望,校长挂职学习效果明显,与此同时,2012年全州高中阶段学校均与州外学校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

  六是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更加显现。2012年全州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成效明显。一是顺利完成2012年300名凯里学院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工作;二是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为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培养人才,共招收新生65名;三是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精神,首次分别在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州民族高中开办五年制大专民族班、医学类专科医生的民族班、民族高中班,定向招收17个民族乡主体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学生各50名,并免除学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以此促进州内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享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凯里供电局内外管控着力打造电力线路“平安通道”
下一篇:雷山丹江镇入列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程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