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1996年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的雷山县脚尧村,把茶叶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实现经济创收。该村海拔高,每到冬季常是冰天冰地冻坏不少茶苗。冻坏的茶苗进入春季大部分干枯死掉,产茶率降低经济受损,成了困绕着村民的心病。为解除心病村民绞尽脑汁在实践想出了新招。
据了解,今年深秋茶农们给茶苗修剪、施肥、出草,最后用厚厚的稻草和杂草,像包裹婴儿拟的把茶苗从头到脚盖得严严实实,根部加盖厚厚泥土,防止严寒茶苗受冰。近段时间的冰冻和下雪天气,该村的茶苗丝毫未损,春季产茶不受影响。
据悉,近几年来,该村以抓产业基地建设和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全村成立了茶叶种植协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茶叶新品种。目前,该村茶场面积达17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茶叶收入占70%。
该村1996年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先后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脚尧村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村致富带头人村支书吴秀忠,先后获授州、省、全国“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20多项殊荣。(龙怀召)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