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山东省贯彻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步伐的推进,高考(微博)将在2014年进行重大的变革:文理不再分科,英语听力的取消……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将对暑假开学后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带来不少冲击,这些变革究竟有多少值得期待,效果究竟如何,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英语听力不考了 “聋哑英语”会不会卷土重来
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衡量考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我省也从2001年开始把听力正式纳入到高考中来,30分的听力测试,占据了英语总分的五分之一,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听力的训练更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不过,按照省教育厅的计划,从2014年起,我省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报考外语类或对外语口语有要求的专业的考生仍需参加由省统一安排、各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其成绩计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据介绍,取消高考外语听力,并不意味着对外语听力不重视,而是将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听力部分补充对高考考生的听力要求。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考生对外语考试及成绩的需求,还可以减轻一部分考生的备考负担。通过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外语听力部分的考试考核,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促进公平原则的落实。
不过,作为日常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的每一个细微的变革,都会引发日常教学中的重大变化,不少英语教研人士担心:“聋哑英语”会不会卷土重来?“儿童接触语言是从听觉开始的,学习语言讲究‘四字功’,即听、说、读、写,其中听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听力是获取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第一途径,只有通过听,才能使说、读、写基本技能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曾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翟广顺告诉记者。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