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讯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会买瓶装的饮料来解渴,不过最近网上却疯传,一个12岁的小女孩,连续16个月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喝水,竟然因此得了癌症,这则消息吓坏了不少网友,大家纷纷觉得现在不是都在倡导环保节约吗?难道反复使用还会致癌?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那么这样做到底可不可信呢?
在网上输入“12岁小女孩连用16个月矿泉水瓶致癌”的关键字,立刻会搜索到数百词条,而这则新闻也被无数的网友转发求证,那么反复使用同一塑料瓶到底会不会致癌呢?记者今天专门求助了化学材料方面的专家。陈老师说,其实网上疯传的重复使用塑料瓶致癌这一说法根本不靠普,而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就在这瓶底的数字上。
记者了解到,一般塑料分为7个等级,代表不同的材质,但是只有1可以用来灌装饮料,可以循环使用。2代表PE可以用来装药物及沐浴产品,最好不要循环使用。而3则为PVC材质,可用来制作雨衣,塑料膜等。其实大部分饮料都是采用热灌装技术,但即便如此高的温度,也不会使塑料瓶分解出有害物质。那么对于之前有人传,夏天饮料瓶放在车内遇高温会分解有害物质这一说法,又是否可信呢?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