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创新、发明,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每天呆在实验室里专门搞科研的科学家才能做的事。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读初二的13岁扬州小女孩刁逸君带着她最近的3项发明前往北京,参加4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以“走近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并且是全国唯一有发言资格的学生代表。小小年纪,却有了近60项发明、4项国家专利,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刁逸君被亲切地称作“小小发明家”。
6岁就获得第一项国家专利
记者了解到,刁逸君发明“一种带垃圾处理装置的汽车”并获得第一项专利时,才6岁。当年4月份,刁逸君与家人乘公交车到瘦西湖公园游玩,有位游客晕车呕吐,好心人递过方便袋,但游客手捧垃圾袋有些尴尬。这件小事,让爱动脑筋的刁逸君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能否在汽车上加个垃圾箱,避免类似晕车乘客那样的尴尬?”
思考只是第一阶段,要将想法转变成切实的产品,小女孩还是下了一番苦工。经过分析研究,刁逸君设计出了一个金属垃圾箱,把垃圾箱底部打通,让垃圾就像水一样漏进车底,再在下面安装抽屉接着垃圾。她还在箱体下部开了个活动门,以便把车上的垃圾扫进去,直接漏进抽屉里。这个发明,让她成功申请到了自己的第一项国家专利。为了更多人的方便,刁逸君甚至将自己获得的第一个专利,无偿奉献给扬州市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使用。
“小小发明家”最近又多了新发明
“一米线提示器,适合在银行里使用。因为她在银行里看到一米线若没有提示,对于排队等候的人来说,不是特别有约束力,于是想到了发明这样一个提示器;圆周面积速算尺,一边是周长、一边是面积,方便速算圆周面积;最近她还发明出了一个可以串联的插头。”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刁逸君的父亲刁国斌,他告诉记者,自己女儿在发明的道路上,仍然在进行着探索。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她眼里,都可以通过一些发明创造来解决。”刁国斌说,当发明创造已经变成一种兴趣爱好并且上升到一种习惯的时候,所有的创造行为都会演变成一种“自觉”。
他表示,在女儿进行发明创造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也会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有的发明创造可能会有些粗糙,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就会在旁边给予一定的提醒,这样她才能将自己的发明完成得更加出色。”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