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同步”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镇远县立足自身优势,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聚集,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三化同步”之路。
高起点规划,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围绕“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战略,科学定位城镇化发展,充分发挥该县工业基础较好、旅游业高度发达的优势,以“立足黔东,辐射湘黔”为发展目标,强力打造黔东循环工业城和生态旅游宜居城市。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镇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黔东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芽溪城市设计》、全县12个乡镇总体规划及110个村庄的村庄规划编制陆续编制完成,村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在新规划的指导下,镇远县城乡风貌整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逐步确立了以白酒酿造、林化工、冶金、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为支撑的黔东经济开发区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了镇远古城生态休闲宜居城市定位,芽溪新区开发建设紧锣密鼓推进。同时,城乡协调和区域统筹得到加强,构筑了“县城-重点镇——般镇-中心村”的城镇圈层体系,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城镇支撑功能
深刻把握“三化同步”的丰富内涵,该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业稳县、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蕴含了三产联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以该战略为指导,该县着重以工业引领,不断协调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产联动。以产业建设促经济发展,抓产业集聚促城镇化建设,实现了产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和良性循环。一是加速推进黔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产业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镇远古城及周边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优化、大力实施城市风貌整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借力于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烤烟产业发展等机遇,大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三产联动,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产业集聚,为城镇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实施了古城滨河栈道建设、青龙洞古建筑修缮、石屏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铁溪景区环境整治等重点旅游服务提升工程,提升了旅游服务品位。为使城镇的品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在各乡镇成立了“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重点把好村镇建设政策方针、技术、质量关,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开展了环境卫生、违法建设、店外经营、户外广告四项综合整治,对城乡范围内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县城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早餐夜市、乱贴乱画、违法广告、乱堆乱放等进行全面清理,杜绝“脏、乱、差”现象。城镇管理的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镇远城乡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靓丽整洁的旅游环境。
实施城镇建设和人才培训,加快推进城镇化
加快建设黔东开发区工业城,加快发展旅游、商贸、建筑等服务业,大量吸纳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农民工掌握基本职业技能,使之“进得来、留得住”,逐渐变为市民。通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对实施的建设项目积极办理流转手续,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镇化进程。(刘开桃)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