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人善行微访谈:杨海龙:把学校“背”进大山里的老师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1-30 10:53:10  来源:  


杨海龙做客黔东南信息港访谈间与主持人交流

  在剑河县边远贫困的苗族村寨,有一位爱岗敬业的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会责任;他改变了村民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无用”的思想,他让白闹小学摘掉了“和尚学校”的帽子,让所有适龄儿童和超龄孩子有书读。他顾不上年过六旬、体弱多病的父亲,顾不上负载累累的家庭,毅然将自己微薄的收入给贫困学生垫付学费;十年如一日,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曾想过离开;他自掏腰包为学校购置上万元教学设备,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建一栋教学楼,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他,就是把学校“背”进大山,在剑河县久仰乡白闹小学任教十年之久的80后教师,贵州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杨海龙。

  11月21日下午,杨海龙做客黔东南信息港访谈直播间,参加了第二十八期“颂最美精神 做最美贵州人”贵人善行系列微访谈,与在线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用我百点热 为你点亮新航道

  白闹村,剑河县久仰乡最边远最贫困的苗族村寨之一,140多户700多人,距乡政府30多公里,山高路陡,交通闭塞。1999年在这里任教40多年的张老师退休后,白闹小学就没有老师,教育部门不得不聘请了本村两个初中生代课,2001年,白闹村分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位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可是不到一年就调走了。在白闹村,多数村民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无用”思想比较严重,白闹小学开设有一、二年级两个班不到30名学生,村里有近百名孩子没有入学,而且白闹小学因为没有女孩读书被人戏称为“和尚学校”。

  2002年9月,杨海龙老师来到了白闹村。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经过杨海龙耐心的家访、劝学,到2003年秋季,学生人数增加到了96人,摘掉了“和尚学校”的帽子,入学率从40%提高到99%。不仅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并且超学龄的孩子也都来读书了,最大的有18岁。


杨海龙讲述自己的经历

  敬业不言苦 路遥山高水更长

  访谈中,杨海龙向网友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情况,“上百名学生,就我一个老师,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美术等各科他全部包揽,一个星期上60节课。一年下来,嗓子哑了,身体也瘦了。”不仅如此,杨海龙还为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垫付学费3000多元,自掏腰包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上万元。网友问到“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以及负债累累的家庭,你却将微薄的收入投入本应由国家扶持投入的公共事业,你觉得值吗?你的家人及亲戚朋友对你的做法有异议吗?”杨海龙显得很轻松,他说,“我认为是值得的,童年的时光是很短暂的,如果不给予他们应得到的教育,我们会遗憾一辈子。家人和朋友都读懂了我的心,他们都很理解我支持我。尤其是年老的父亲和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和我一起扎根上去、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婆谭菊芬。”

  杨海龙在访谈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学生”二字,“不管这里山多高,路多远,生活多么艰辛,我也不曾想过要离开,因为那里的学生需要我,孩子没有多少童年,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童年,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们”。他说,连续几年,全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总分比乡里其它学校高出10多分,这是他最感欣慰的。2005年,一位好心的上海人被杨海龙的事迹所感动,经过实地考察后,当即捐款13.5万元援建白闹小学,村民投工投劳,把钢筋、水泥等“背”进大山,一栋两层楼6间教室的教学楼终于在大家的汗水中拔地而起,那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村民们最引以自豪的象征。

  杨海龙没有觉得自己辛苦,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伟大。他说,今天荣誉的取得是自己的义务也是职责,获奖是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竭尽全力作出更好的成绩,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本次贵人善行系列微访谈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外宣办(省互联网信息办)、团省委主办,黔东南州文明办、黔东南信息港、黔东南手机报、腾讯微博等单位承办。
 

责任编辑:邹亚平【收藏】
上一篇:让你的藏品焕发光彩 “苗疆晒宝”评选结果出炉
下一篇: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推进会在雷山召开(组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