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5+2”工作成常态 岑巩党员干部工作得民心促发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1-04 15:50:25  来源:  

 

  “以前群众有事老往城里跑,现在城里的干部驻在村里,下到农户家里,我们老百姓办事便当,干部们服务周到又贴心。”日前,岑巩县龙田镇龙田村73岁的老党员吴启华到村委会办事,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事情办得称心如意,老人嘴上乐呵呵的。

  今年3月28日,岑巩县委安排县纪委宣教室主任翁锡山到龙田村驻村帮扶。在短短的50天里,为村“两委”安“新家”,为群众修沟渠,帮助群众找致富门路,自掏腰包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还主动将600余份民情联系卡片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上,嘱咐有困难直接找他。他为群众做的每一件实事、好事,都已成为当地群众四处颂扬的口碑。

  去年以来,岑巩县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联乡驻村”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定点帮扶、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干部驻村(社区)帮扶等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群众考评机制。

  目前,全县已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69个,县直部门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132个。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招商引资一线、服务发展一线、改善民生一线、信访维稳一线,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白+黑”、“5+2”已成党员干部们的工作常态。

  自去年以来,在该县工业园区,挖掘机、推土机、工程车等作业声此起彼伏,园区干部自觉实行“白+黑”、“5+2”工作模式,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削峰填谷,打造“工业梯田”,向荒山要工业用地。县委抽派16名干部长期驻“长三角”、“泛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驻点招商。

  在去年抗旱保民生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旱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积极帮助受灾群众抗旱救灾,将群众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

  年初,在省州下派29名干部的基础上,明确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从县直机关选派干部106名联乡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并研究制订了《岑巩县驻村干部管理(试行)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帮扶工作的落实。

  严格执行“从严管理干部”、“四要十不准”和“八不准”规定,机关作风明显转变,进一步营造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县委还研究制定了《岑巩县党员领导干部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试行)》,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及时启动问责程序,有力地提升了干部状态和科学谋事干事水平。

  干部作风的好转,有力地凝聚了人心力量,推动了县域经济全面提速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18.6%;完成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同比增长32.3%。该县在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列全省第17位、全州第2位。(张维军)
 

责任编辑:tangyunfang【收藏】
上一篇:锦屏依托本土典型构筑精神高地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下一篇:雷山县2000人参加2012年政治理论教育统一考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