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搭桥 让亲情可见
省妇联三年将建500所“留守儿童之家”
金黔在线讯 在威宁自治县迤那小学,当留守儿童张丽第一次通过网络视频看到分别两年多的妈妈,内向的孩子面对着视频说不出一句话,大滴的泪珠顺着小脸往下掉……
在长顺县敦操乡民族中学,七年级的金展羽通过电脑视频与父母聊天,汇报学习生活情况。金展羽的爸爸在视频上流着泪对妇联同志说:“感谢你们让我们远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能在网上与孩子见面,看到孩子长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在麻江县谷硐中心校,同学们在“亲情聊天室”与父母亲情聊天,身边还坐着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人们眼含泪水和孙子一同与在外打工的儿女聊天,叮嘱儿女在外打工要注意身体……
这些都是在我省“留守儿童之家”最为常见的情景。
一个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建立,一次次网络视频实现的全家团圆,让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不再孤独,让在外打工父母感到放心。
据省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约有留守儿童236万人。目前,省妇联已在全省投入50多万元,建立了73所“留守儿童之家”。省妇联计划今后三年内,在贵州农村新创建500所“留守儿童之家”。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管理、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也成为有爱心的社会公益组织关注关心的群体。省妇联组织教育专家对省内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五缺”现象。为此,省妇联积极向社会广泛筹集善款,成立贵州省儿童少年公益协会,决定在贵州农村开展创建以关注、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之家”的公益慈善行动,呼吁全社会共同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奉献真诚关爱,让同在蓝天下的孩子不再孤单,快乐成长。同时,新成立的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也加入到“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建中。
2011年香港惠明慈善基金会向省妇联捐赠了第一笔关爱留守儿童的善款,在我省68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创建了第一批“留守儿童之家”(惠明亲情聊天室),为每所学校分别购买了两台电脑,并资助上网费用,让学校的留守儿童能够每周通过网络与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视频亲情聊天,倾诉思念之情。
省妇联儿童部负责人说,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关注留守儿童,献出爱心,伸出援手,资助创建更多的“留守儿童之家”。妇联会尽全力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营造更加人性化的儿童之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