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三穗县八弓镇八旬老人 微博寻找“三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5-12 10:23:48  来源:杂谈  

 

盼儿子,王堂华望眼欲穿

  老婆潘传英、六儿子王光玉在一起

  近期一条标题为《80岁老人50多年不能释怀的内疚!》微博引起了数千网友的转发。微博称,贵州三穗县八弓镇灵山村高家董46号八旬老人王堂华与妻子潘传英,在60年因“饿饭”把三儿子王玉国送给了他人抚养,多年来,他们对此心存愧疚,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找到三儿,向他说声“对不起”。记者5月10日赶赴三穗进行了采访。

  遇困难时期

  吃了上顿无下顿

  王堂华说,他和老伴潘传英生育了8个子女,其中3个儿子夭折了,另有1个儿子在“饿饭”年代送给了别人,他就是现今通过网络寻找的老三王玉国。

  “我有一个记录子女生日的年庚手册,王玉国准确的生日是1958年冬月2日丑时,要是健在,应该有54岁了。”王堂华说。

  说起把孩子送给他人的情况,王堂华和老伴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据了解,1958年,贵阳一家化工厂到三穗招工,时年26岁的王堂华报名应聘被录取。

  1959年,他的二儿子以及老母相继去世,王堂华便把潘传英、老大王玉金和老三王玉国带到贵阳生活。

  尽管夫妻俩都有活干,但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到1960年的正月间,朋友送的粮食吃光了,全家人仅靠王堂华每月38斤的“供应粮”度日。

  由于粮食短缺,孩子们面黄肌瘦,有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王堂华和潘传英心急如焚,遂萌生了把老三王玉国送给他人的念想。

  含泪把老三丢在了“都司路1号”

  为何要把老三送人而不是老大呢?

  王华堂解释说,当时老大有4岁,比较好带,老三王玉国呢,才1岁多,而且脚上有伤。情况是这样,在去贵阳之前,王玉国不慎落入火坑,左脚被烧伤,伤势严重,直到被父亲送出去时,伤患处还包着烧伤药。

  “考虑到王玉国受伤,年纪又小不好带,我们决定把他送给别人抚养,当时的想法是这样或许可以让他找到吃的。”王堂华说,那是1960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中午,吃了中午饭后,王堂华把背带套在熟睡中的王玉国身上,就背着出门了。

  当时要送给谁呢?王堂华也不知道,他和妻子商量的结果是“看情况再说”。走了几公里后,他来到了都司路上。一番观察,王堂华发现位于道路拐弯处的住户的家房门紧闭,主人应该出门干活了,于是,他走近,把孩子放在了门前的凳子上,顺带把一张纸条插在孩子的衣兜里。纸条是王堂华在事前写下的,上面是王玉国的名字以及出生年月。随后,看了一眼孩子,又扫视了一下四周,他转身离开了。

  “我就是要把这个地方看清楚,我想如果我能活下去,将来还要返回到这个地方看看孩子。”王堂华说,他看到这户人家的住房是木质结构的,一楼一底,门牌号为“都司路1号”,还看到院坝里放着三根一米长的木凳子……“多少年了,这户人家的模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王堂华说。

  回到家,王堂华在门外站了几分钟,才拖着沉重的步子进门。妻子潘传英见到了他,转过身去,什么话也不说,泪水止不住地流……“当时我很纳闷,老伴为什么不问我孩子送出去了没有,是怎么送的,多年后我才想明白,她看我两手空空回来,已经意识到是什么样的结局了。”王堂华说。

  故地寻访

  三儿还活着

  1962年左右,王堂华响应国家提出的“面向农村搞大生产”的号召,返回三穗从事农业生产。这之后,尽管日子清苦,但不至于像前些年那么缺粮,那么饥饿。

  越是这样,他就越发思念当年被他送走的儿子王玉国。“总是带着愧疚的心情去想念我的这个儿子,有时甚至想到贵阳去找他。”王堂华说,1988年,在亲友资助下,他去贵阳找儿子的愿意得以实现,不过,并没有见到儿子。

  赶到贵阳后,王堂华根据记忆寻找当年的“都司路1号”,摸索了几个小时,才知道“都司路”已更名为“公园南路”。

  因心存愧疚,又担心正面接触会出现问题,王堂华和亲友未直接去拜访当年的“都司路1号”住户。后来在“公园南路31号”住户口中找到了线索。这户人家姓严,家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知道当地不少事情。

  王堂华说起了记忆中的图景:一楼一底木房子、三根一米长的凳子,还有“都司路1号”……他还提到孩子当年左脚被烧伤,如果他健在,应身有残疾。

  “对啦!对啦!”严姓老人连连称赞,他说,当年“都司路1号”的住户男人姓郭,女的叫王光华(音),以卖纸钱为生。他们家在60年代确实收养了一个孩子,那孩子长得很像王堂华,因脚有残疾走路不便。他现在贵阳一家糕点厂上班……听到这个消息,王堂华喜出望外,但是严姓老人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糕点厂。

  从严家出来后,王堂华和亲友去当地派出所求助,但因这不是案件,派出所无权管辖。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打道回府”。“当时如果鼓起勇气去看一看,情况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潘传英说。闻听此话,王堂华一个劲责骂自己没把事情办好。

  “就想跟儿子说声对不起”

  王堂华爱抽叶子烟,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老人又拿出烟斗和烟袋,他的第六个儿子王玉光见状,赶紧亮出打火机,给老父点火。但王堂华嫌他动作慢,一把推开,亮出了自己的火机。

  他吐了一口烟子,说:“抽叶子烟的时候,最想念被我送人的老三玉国。”老人告诉记者,1988年之后,因为经济不宽裕等原因,他们没再去贵阳寻找王玉国,但是思念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我经常在梦里见到老三。”潘传英说,有一次,她梦见老三回来了,很想吃家乡的田鱼,老人家一高兴,跑到田边,挽起裤管,就下地,不料却一脚踩空了,身体出现倾斜,摇摇欲“倒”……老人吃了一惊,苏醒过来,才知道这是“南柯一梦”。不过这一醒,她再也没有睡意,老是回味着这个梦,不知它是思儿心切的表现还是预感着老三就要出现呢?

  “我们现在寻找老三,不是想要他赡养我们,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他,向他说声‘对不起’我们都80左右了,活着的时间不再长久。第二就是把他的年庚告诉他,以前我留在他身上的纸条关于他的出生信息是我估计出来的,不准确。”王堂华说。

  老人的六子王玉光告诉记者,近年来,两位老人经常在他面前念叨着要寻找老三,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他到处找朋友商量想办法。前不久,一位在北京工作的邻居获知此事,就将相关的消息传播到了网络上,于是就出现了八旬老人网络寻子的事情。“但愿这次通过媒体能找到我三哥,我保证,不需要他赡养父母,只要他经常来这个家走走,看看老人就可以了。”王玉光说。

  结束采访,记者即要离开,王堂华、潘传英和王玉光一直送到路口。记者上车时,潘传英招着手大声说:如果有王玉国的消息,请你们告诉他,他的亲爹亲妈在三穗等他……记者转头看时,潘传英正在接过儿子王玉光递来的纸巾,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责任编辑:narina【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气象台5月12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下一篇:防雷减灾 利国利民 雷电应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