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2-17 11:35:18  来源:贵州都市报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曾经,贫困村民外出乞讨,“板溪乞丐”一时名噪全国;如今,“乞丐村”已成为历史,但外地冒充乞讨者却络绎不绝——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核心提示

  凯里市板溪片区。一座在当地地图上连名字都没有标识的山村,却在2004年左右成为外界关注对象,但关注的焦点却是村民带着孩子在外乞讨。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在纷至沓来的报道中,“职业乞讨”、“学生跪要学费”、“乞讨盖上小洋楼”等故事频频出现,不知不觉中被戴上一顶极具歧视意味的帽子——“乞丐村”。板溪一时声名大噪,甚至还有外地人假冒板溪村民在外乞讨的情况。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村民乞讨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根源和现实;乞讨又是否真的为村民和这片土地带来财富?出于问题的敏感和地理环境的偏僻,少有人能真正走进这个负“盛名”的村庄。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小山村的另类成名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片区逐渐形成这样的风气,在农闲的时候,一些村民开始结伙外出乞讨,等到农忙时节又赶回来。慢慢的,一些村民发现身强力壮不能引起同情,于是又开始带上小孩一起外出乞讨。

  往凯里市郊东南向出发,先走一段40公里的县道,然后拐进坑洼土路,再大约行驶7公里,就是被外界指为“乞丐村”的三棵树镇板溪片区。尽管只有不到50公里的路程,但却并不好找。

  板溪片区下辖浪寨、板新和平丰三个行政村。为了重点治理这片区域,凯里市专门成立了一个副科级的板溪工委。

  为我们指路的李先生是凯里某单位的公务员,他的老家是在靠近板溪片区的凯棠乡。一路上,李先生谈着前几年这一带外出乞讨的情况,甚至并不忌讳说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一次随大人外出乞讨的经历。虽然时过境迁,但如今想起20多年前的事,自觉当时乞讨除了无奈,还有些荒唐。

  “其实当年,乞讨在当地并不算是很丢脸的事,因为实在太穷了。”李先生说,不过当地人讨到钱后,一般也也不会乱花,确实会送子女上学。在板溪片区的某个寨子,平均下来每家都供出了一名大学生,这其中就有不少是讨钱供出来的。

  走进板溪片区,从车窗里望去,不时有漂亮的小平房掠过,让人感觉这个片区村寨并不是太穷。然而,只有走近细看才会发现:不少农家里的家具也没有几样,显得十分寒碜。

  当我们试图寻找曾经在外乞讨过的村民时,才发现村民对这个问题十分警觉,都称没有此事,甚至有些不满。

  在这个被外界称为“乞丐村”的地方,有多少人出去乞讨,现在已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了。

  板溪小学校长杨金光说,最多的时候是在2004年左右,当时全校近一半的学生和家长外出乞讨过。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当时学校不得已采取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保证不外出乞讨,但还是防不胜防。

  “整个板溪片区有7000多人,耕地面积3045亩,人均只有0.44亩。”板溪工委书记罗建州并不忌讳谈起以前这一片区百姓乞讨现象。他认为,根源不仅是人多地贫,更主要的是严重缺水导致当地成为国家一类贫困村。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们并不出去乞讨。”当地小学教师杨平回忆说,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大胆的村民开始走出山沟,把一些民族工艺品带到外面去卖。

  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钱。一些村民在闯荡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乞讨也可以生活。杨平说,最初的一批乞讨者,讨的东西还大多是粮食和衣物。慢慢的,就开始变成讨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个片区逐渐形成这样的风气,在农闲时,一些村民开始结伙外出乞讨,等到农忙时节又赶回来。慢慢的,一些村民发现身强力壮不能引起同情,于是又开始带上小孩外出乞讨。

  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在2004年左右成为多家媒体关注的对象。随着媒体的频繁关注,板溪这个偏僻的山村一时声名大噪。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乞讨老汉供出大学生

  每次出门都是在农闲季节,什么也不用带,惟一的装备就是一口小饭盆。选择一个人多热闹的地点站着,看着人过来了,就凑上前去。

  湿漉漉的松枝丫丢在火塘上,随即冒出浓烟熏得人半睁眼半流泪。半晌,柴火一下旺了,突然腾起的火苗照亮了20岁的大学生杨南(化名)的脸庞,以及坐在他对面抽烟的父亲杨老汉。

  在省外一所重点大学读二年级的杨南,春节没有回家,而是到深圳一家电子厂打短工挣学费,这要比平常日子多三倍的工资。由于母亲生病,他不得已赶回位于板溪片区平丰村的家。

  爷儿俩偎在火塘旁,为亲人迟迟不见好转的病情发愁。煤炭太贵了,他们烧不起,只好在四壁漏风的厨房,就地燃起一堆柴火取暖。火塘中央架着开壶,扑哧扑哧地烧着水。

  “你们是问要饭的事情吧?我去过的地方多着呐。”已经79岁的杨老汉并不忌讳自己以前乞讨的事,湖南、广西、广东和浙江……都留下过他行乞的足迹。

  杨老汉说,每次出门都是在农闲季节,什么也不用带,惟一的装备就是一口小饭盆。选一个人多热闹的地点站着,看着人过来了,就凑上前去。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人理会,但总会有好心人给一点,一天下来最少也能收10块钱,最多时能有三四十块钱,等到农忙的时候,就回来耕种。

  杨老汉自爆往事,让儿子杨南感觉有些难为情。但他并不好打断父亲的话茬,只是把头埋得更深,一边小心地追问道:“这是老早以前的事情吧。”

  或许是父亲当着众人抖完所有的料,反倒让杨南没了顾忌。说起了至今还觉得惭愧的往事:“很小的时候,有同龄的孩子,在假期随着父母外出乞讨,回来的时候兜里总是揣着钱,成天可以跑到村口的小卖部买各种各样的零食”。

  “当时让我羡慕得不得了。”杨南说,于是找到父亲要出去乞讨。没想,被狠狠训斥了一顿。

  杨南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成绩一直很好,直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凯里市一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南也越发觉得,外出乞讨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总会要求父亲不再出去。

  “我觉得很丢脸,从不敢说自己是板溪的。”杨南说,因为家乡在前几年的时候出了“名”,他进入大学后,和室友们聊起家乡时,总是小心翼翼。

  “前年我还到过贵阳,但是要不到钱了。”杨老汉说。杨南拨弄柴火的手一颤,眼角分明有些湿润了,嘴里却不满地责怪道:“不是说好了吗,你怎么还出去啊?”

  杨老汉停住了说话。等儿子出去以后,他叹了口气:不出去能行吗?孩子上学一年要一万多,自己老了无力耕种,又没有其他收入。尽管另外5个子女早已成家,但都不宽裕,也不能给任何支持。

  “等他毕业了,我就再也不背着出去了,再也不想去受那种罪了。”杨老汉说。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不是每个乞讨者都能满载而归

  “第一次走在街上,却怎么也厚不下脸皮,不好意思伸出手讨要。”37岁的王世真说,直到跟着同行的老乡后面四五天,才把手伸了出去,结果去是一个白眼。

  走出杨南家昏暗的木屋,一位长胡子老人正歪着头看记者胸前的相机。“这个东西好啊!我知道要值很多钱。”他说。

  “老人家,身子骨这么硬朗,多大年纪了啊?”记者问道。

  老人摇着头说:“老咯,80岁咯,走不了远路咯!”

  记者接着问:“你年轻时候出去过吗?”

  “去过,广西、湖南都去过,现在走不出去了。”老人告诉记者,他出去的时候多数是帮人打零工,砍甘蔗、收稻谷、修房子,有啥做啥。年纪大了后,体力活干不了了,也曾乞讨过。

  说着,老人转身往家里走去,记者跟着他走进了他的家。4个小孩在屋子里围着一个火盆,正在看电视里的动画片。电视机是一台20多吋的老式电视,色彩严重失真,但孩子们却看得津津有味。

  “这3个是我家的(孙子),那一个是寨子里的。”老人手指着几个孩子一一向记者介绍。

  记者问几个小孩:“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一个小女孩快言快语说:“去广州了。”

  “去做哪样呢?”

  “讨饭。”

  小女孩对记者说,她7岁了,在板溪小学上一年级,上学已经半年了。早在4岁的时候,她就跟着父母去了广东,一路乞讨。开始的时候,她只是父母背在背上的一个乞讨“道具”,长大一点后就是她拿着碗在街头讨钱。

  当问到广州好玩不,小女孩说:“我要读书。”

  板溪小学校长杨金光说,在前几年学生外出乞讨比较严重的时候,他们开展过针对外出乞讨孩子的座谈会,结果了解下来,大部分孩子并不愿外出。

  杨校长说,即使是现在,在板溪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班会上,主题探讨的也大多为外出乞讨的话题。经过大力宣传和教育,板溪小学学生大多明白这个道理,近两年已没有出现孩子外出乞讨的现象。

  虽然受尽白眼,但也并非所有的带着孩子出去乞讨的村民都能讨到钱,平寨组村民王世贞(音)谈起自己的乞讨经历,就连连摇头。2006年,她听说村子有人外出讨钱,于是也带上5岁的女儿,坐上南下广州的列车。

  “第一次走在街上,却怎么也厚不下脸皮,不好意思伸出手讨要。”37岁的王世真说,直到跟着同行的老乡后面四五天,才把手伸了出去,结果去是一个白眼,有一次还被无缘无故的挨了一脚。

  不会讨钱的王世贞很快陷入困境,她开始后悔这种满街游逛,住在地下通道的漂泊生活。让这些乞讨者们最害怕的是,只要发现穿着城管和警察制服的人走过来,他们就会格外紧张,赶快转移到别的地方,担心被抓进收容所。

  不过,不识字的王世贞却只好继续呆在广州,她只有等到同行的几位村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就在这时,女儿有一次被大雨淋后发高烧,拖了几天才去一家诊所,医生一看急了:“这是不是你女儿?病成这样才送来!”

  平丰村村主任杨再彬说,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一系列的减免措施。绝大多数在村民也都是在外正常打工,即使有继续乞讨的现象,也只是极个别的村民。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丐村”声名后遗症

  尽管近年来外出乞讨的人员逐步减少,是个别村民的行为,但“丐村”的标签却并没有因此而抹去,反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板溪乞丐”甚至成为一个乞讨的标准通行证,出现形形色色的外地人假冒进行乞讨情况。

  前几年在厦门、广州等地集中出现的行乞现象,乞讨者的籍贯不停地指向凯里板溪。在外界零碎事件拼接的图景里,寒暑假期间带着孩子到外乞讨,成为这一片区留给人们最常见的场面。

  面对这样的现状,村主任杨再彬有些无奈。“的确有人依靠乞讨回家盖上了一间房,但这只是极个别的人。”杨再彬说,据他了解,对于大多数有乞讨经历的村民来说,都不是一件舒坦的事情。

  对于有着7000多人的板溪片区来说,即使是外出乞讨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只是村民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外界却为此给村庄所有百姓贴上了好吃懒做,慵懒富足的标签。

  “至少板溪还并不是向外界传言的那样,通过讨钱发财了。”板溪片区工委书记罗建州说,尽管这几年加大发展和扶持力度,板溪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2010年板溪片区的人均收入也只有800多元。

  罗建州说,现在还不能保证,完全杜绝了村民在外乞讨的现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外出乞讨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因为以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接到民政部门电话接遣返乞讨人员,现在已经没有了。

  让杨再彬和村民们更为郁闷的是,尽管近年来外出乞讨的人员逐步减少,是个别村民的行为,但外界带上的标签却并没有因此而抹去,相反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板溪乞丐”甚至成为一个乞讨的标准通行证,出现形形色色的外地人假冒进行乞讨情况。

  “有的连口音都完全对不上,也敢冒充。”杨再彬说,去年他听说有6个人在外地乞讨,被当地有关部门遣送时,竟然都说是板溪人,结果查下来全来自四川。

  这样假冒的故事屡见不鲜,每隔一段时间,板溪工委办公室总会接到外地民政部门这样的电话:这里有几个你们地方上乞讨人员,请予以接洽遣返。但核对下来的结果,都是在板溪都是查无此人。  

凯里板溪:我们不再是“丐村”(组图)
  自我救赎的正名路

  “勤劳才能致富,乞讨不会发财。”当地在努力控制外出乞讨,采取一系列发展当地经济的举措。同时也在为正名,完成自我形象的救赎,探寻有尊严的生活。

  自从2004年孩子假期出去乞讨被媒体曝光后,板溪片区一下被推到风口浪尖。昔日偏僻的村寨一下涌来不少媒体记者,让大多数没见过世面的村民实在觉得稀奇和热闹,村主任杨再彬却总觉得有些抬不起头。

  就在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当地有关部门开始采取行动。在努力控制外出乞讨,采取一系列发展当地经济的举措。同时也在为正名,完成自我形象的救赎,探寻有尊严的生活。

  “一直以来,凯里市委市政府就在努力加强对这一片区的发展扶持力度。”凯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定杰说,在板溪片区三个行政村专门设立一个副科级的工作委员会,完善管理体制,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此外,一个由副市长带队,凯里民政,农办、财政多个部门的工作组,也在全力抓好这项工作。并采取整村推进,一对一帮扶的模式开展工作。

  “我们首先是要让老百姓安定下来。”罗建州说,因此改善当地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被提到一个很高位置。仅2007年,在板溪平丰村就投入20万元的资金,进行村寨人行步道、桥梁和消防水窖等基础设施建设,而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一些种养殖项目也加快推进的脚步。

  “我们板溪片区的小地名,大多取名干田冲、干田坝、大枯、小枯,都是一些缺水的地方。”杨再彬说,整个板溪有80%的土地都是“望天吃饭”,只要稍微一干旱就歉收。

  事实上,和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一样,缺水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板溪的发展之路。由于缺水,很多种养殖项目很难发展。杨再彬说,只要能把灌溉用水解决,不少村民都愿意留在村里,准备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等项目,在家里同样能挣到钱。这样一来,不出三四年,就不会再有人出去乞讨。

  罗建州说,老百姓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要一下子杜绝有一定难度。经济发展的同时,转变思想观念也很重要。为此,在去年的时候,工委还专门请广告公司制作不少宣传标语在村子四处悬挂,像“勤劳才能致富,乞讨不会发财”类似的标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采取奖罚并用的方式,来对村民进行引导。”杨再彬说,只要打听到有哪家不听劝阻,继续外出打工,那么他当年申请危房改造就会受到影响,直到不再出去乞讨才有资格。

  自从上次尴尬的乞讨之行后,村民王世贞没有再受外出村民的鼓动,而是留在家里盖房子。作为不再外出乞讨的奖赏,板溪工委为她最终申请到1.5万元的补助。

  今年春节,王世贞搬进了70平米的小平房。尽管这时还家徒四壁,但她决定不再乞讨,要靠自己的双手换来各种的家具和电器。

  罗建州说,他们现在安居了,接下来要考虑百姓乐业的问题。板溪工委接下来为王世贞一家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项目。最终让她家走上富裕的道路。在外出乞讨的村民之中,树立起一个榜样。

  前段时间,罗建州犹豫着是否在前往板溪的路口,树立一个大大的标志牌:板溪欢迎您!这个念头被上级打消了。

  和这位上级的担忧一样,这时的板溪还没有足够勇气面对外界:这下倒好,自家竖起指路牌,让外界特别是媒体记者找上门来。

 

(徐子敬)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1月份房地产交易明显下滑
下一篇:元宵凌晨雨夜擒获一盗窃逃犯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