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隆里 汉文化孤岛(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6-30 18:05:16  来源:  

 

        缘于心间固有的牵念,缘于流淌不止的冲动,农历己丑年第二天,我暂且放下被浓浓亲情包裹的情愫,专程来到了距家乡贵州黎平不远的锦屏隆里,来到了这个地处悠远的美丽古镇。

锦屏隆里 汉文化孤岛(图)

将军第

锦屏隆里 汉文化孤岛(图)

隆里的舞龙表演

 

        走进隆里古镇,步履竟会不知不觉地放慢,心境也会从久居城市的浮华躁动中悄然舒缓过来。从古镇东边巍耸的清阳门入城,恍然间就如踏入了一条远古时光隧道。街巷两旁家家户户挂满灯笼,鲜艳的春联装点门脸,覆盖着一层鞭炮纸屑的鹅卵石街道,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其铺就的龙凤图案依然清晰可辨。两旁的建筑,山墙清一色的翘角凌空,镶嵌彩色花纹框边,其间或精绘花鸟虫鱼,或勾勒山水人物,惟妙惟肖,灵动自若,栩栩如生。

    大明古风今犹在

        隆里古镇位于黔东南锦屏,原称龙里,因当地龙溪河蜿蜒曲折如一条游龙而得名。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但凡历史上每一次大迁移,都会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典故:明太祖朱元璋派六太子楚王崇帧率大军镇压古州农民起义,从江南九省调来驻守常备军统领当地部队,在隆里建起了千户守御所并实行“军屯”,还下令“一官不得擅调,一军不得擅差,子孙世袭其职”。现在古镇的居民,多为当时明代“调北征南”时屯军的后裔;缘于先祖们来自江苏、江西、安徽一带,其生产生活方式仍深深沿袭了江南独有的特色。倏然间,我想起距此约四五百公里的安顺天龙屯堡、贵阳镇山村等地,作为当年明朝调北征南驻军屯垦之处,也留存下了一段段曾经辉煌的时代烙印,铭刻着远古岁月极为难寻的人文遗迹。如今仍然完整保留着许多的“大明遗风”,已成为一道弥足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致,中外游人纷至沓来。穿梭于隆里古镇,每家每户的八字门楼前,门匾上仍能清楚识读“关西第”、“洛阳第”、“三槐第”、“科甲第”、“书香第”等字迹,一看就能辨晓,这些昭显昔日房屋主人身份的“堂名”,无不流溢着明清遗风之鲜明特性。门堂前,青石凿成的三步台阶均各放有一石凳,游人们摆着姿势,分两边坐着拍照留影,似乎总见坐于“科甲第”堂名下石凳上拍照的居多。

    龙标书院思悠悠

        顺着鹅卵石巷道,我来到了离擂台赛场不远的龙标书院。放眼望去,左边歪斜的两棵树后的龙标书院,仿如一块牌坊耸立,除了褪了些色且略为泛白,石灰彩饰的墙壁依旧保存完好,全然没有残壁颓垣的痕迹,彰显出远古时期就留存下来的气派与清灵。进入书院,穿过一道桥廊来到后院,这里真静,仅有几位外地游人在此留影,背景是拓印墙间一些勤勉励志的古诗楹联。踱步书院,尽情享受着这里的恬淡清幽、淳厚文气,这于城市间是绝然感悟不到的。隆里最早时期的文明孕育,能够追溯到唐朝。唐天宝七年(748年),“七绝圣手”王昌龄因赋诗得罪了朝廷,被贬为龙标尉后到锦屏隆里古镇,传教授学并写下了大量诗作,影响和带动了古镇文化潮流日趋盛行,“有志者皆而学之”。自明代以来,隆里古镇就有多人考中举人、进士。仕途多舛的王昌龄,其学识才华受到了古镇人无比崇敬,先后修建的“龙标书院”、“状元墓”、“状元祠”、“状元桥”等,就是隆里人对王昌龄寄以深情怀念的文化古迹。每逢清明时节,镇上人们还相约前往龙标山冲王昌龄墓衣冠冢缅怀祭扫,这一习俗沿传至今。身临龙标书院,最宜吟诵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此有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诗句,也且当是对王昌龄公的凭吊与寄慰。龙标书院现已改成隆里小学,我为能在书院里接受文化熏陶的孩童深感幸运之时,心里在想,他们是否也曾有过我对昌龄公的这片仰重之情呢?

    丁字路口说安乐

        徉徜古镇街头巷尾,若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整个隆里街巷没有十字交叉路口,取而代之的是丁字路口。问了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才知,曾显赫一时的军事重镇隆里怕犯“十”与“失”之兵家大忌,故把大小街道修为丁字路,以求人丁兴旺、城池永固之安宁。据清《龙标志略》载,古之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那个时代朝廷在屯集重兵、建造城垣时其谋求规模之大、人丁之兴旺,真是可想而知。虽说散遍镇内角落的古城墙古井古祠古宅,有的依稀可见,有的荡然无存,但这一切,并没有让隆里古镇遗失曾经属于它的悠远淳朴、曾经属于它的恢弘壮观。如今,当地部门加紧修复的部分古祠、古楼、古庙,却也能让隆里尽早显露它盎然古韵之派势……

        做客隆里古镇,如果运气好,民间花脸舞龙是不能不感受一番的。被文化部门命名为“舞龙艺术之乡”的隆里,每逢新春元宵佳节,都要把玩“花脸龙”视为传统绝活展示。执舞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兴涂花脸,旦末净丑们在锣钹铿锵的乐鼓声中,或盘龙压顶,或神龙穿雾,或倒海翻江,令人争相观睹。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戴蒙斯德看了舞龙表演曾赞叹,隆里舞龙是东方的“狂欢节”!

        著名学者余秋雨走进隆里古镇后感言,这里呈现的“汉文化孤岛现象”,是世界人类文明之间冲撞的范本。缘于过往几百年历史凝聚的音符,缘于丰厚斑斓的屯堡文化元素的积淀,隆里古镇享有了“中国生态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美誉,其独有魅力越来越受世人倾注。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从江月亮山腹地梯田环绕雾中苗寨(图)
下一篇:丹寨"鸟笼编织艺术之乡" 鸟笼编织富苗家(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