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参加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研讨会院士简介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7-08 14:50:1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实习记者 刘承宇 综合报道)7月7日上午,以“绿色·多元·和谐·发展”为主题的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发展研讨会开幕仪式在凯里举行。此次研讨会,将有18位两院院士以及近百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研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18位两院院士简介如下:

 

马克俭
   

 

    马克俭,男,1934年12月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省岳阳市人,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现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省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省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王光谦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清华大学研究员。1962年4月生于河南镇平、籍贯河南镇平。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1988年、1989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研究工作、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动力学模型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泥沙等关键技术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王浩
   

 

    男,1953.8.13生,水文水资源专家。出生于北京市,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救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公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重大咨询项目,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流域级、省级重大规划项目,并在十余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担任中方专家组组长和专家。

 

    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中国优秀图书奖一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大年

 

    矿物学家,1939年7月21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鹤山。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矿专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致力于结构光性矿物学新领域研究结合矿物材料科学,研究玄武岩岩浆在不平衡条件下的结晶作用,发现假高压效应建立了长石、辉石、石榴石等主要造岩矿物的X射线鉴定方法开展统计晶体化学研究,发现分子体积的可加和性和地球圈层氧平均体积守恒率研究颗粒随机堆积的体积效应。研究领域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晶体化学、硅酸盐工学以及经济地理学。代表作有《结构光性矿物学》、《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和《地理与对称》。

 

孙鸿烈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年1月31日生于北京,籍贯河南濮阳。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毕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国际山地学会(IMS)副主席、国际山地综开发中心(ICIMOD)主席。

 

    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强调将自然资源作为整体系统行进综合研究。20世纪70年代起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取得可一系列为国内外关注的成果。同时,倡导并领导建立了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把资源环境的研究推向深入阶段。代表作有《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西藏的土壤》、《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和《中国生态系统》等。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刘嘉麒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满族。1941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籍贯北宁。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7年该院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与地质特征拓展中国玛珥湖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领域发现黄土中游离温室气体高异常,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和东北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探讨了南极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等方面坐了大量工作。代表作有《中国火山》和《中国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刘源张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学习经济学;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学习运筹学;1956年回国参加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刘源张院士是我国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科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的质量管理研究以及提高中国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等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他也是我国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少数真正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

 

李文华

 

    男,1932.1.15生生态学和森林学家。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1961年获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专著《西藏森林》填补了地区空白,为高原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起到了奠基作用;建立了高原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导西南资源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倡导生态农业研究,使“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组织领导《人与生物圈》等多项大型国际科研计划;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科学经营,区域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恺

 

    (1926.11.28—)水利规划水文水资源专家。上海市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现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从事工程水文、暴雨洪水方面的研究。改革开放后,致力与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在水文科研方面,主要完成了“中国暴雨洪水频率计算方法”,“设计洪水和设计暴雨的计算方法”,为《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持并完成了“中国暴雨参数图集”和“中国水文图集”编制工作,后者曾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自然科学奖。1979年以后,主要对全国区域水资源问题进行研究。1981年配合全国农业区规划工作方案,主持完成了“中国水资源初步评价”工作,为我国水资源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试点经验。该项研究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八五”和“九五”黄河和西北水资源攻关项目顾问,倡导将水资源与区域宏观经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具体指导了20多个专题研究。在此期间,参加了三峡论证、南水北调论证等工作和一系列水资源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加了中国工程院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和“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有关的专题研究。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家1940年8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籍贯广东潮阳。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院长、教授。曾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从事地震波和震源理论研究,提出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数的实用方法应用与发展了静力学地震位错理论提出大地震震源过程中“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观点。论证了滑动弱化在地震不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区介质的流变性对地震自身的重复性及地震序列类型的控制作用,介质与应力的不均匀性对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与地震辐射的控制作用。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过程的复杂性等。

 

李京文

 

    男,1932.10.30生,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广西陆川人。1958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科片领导组组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经济评审组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评审组召集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总体组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8年被国家科委、人事部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曾任七届和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作为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创者之一,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问题;主持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较早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形式进行分析与预测,主编了中国近10多年来历年的“经济蓝皮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部委级一等奖8项。

    主要著作有:《科技富国论》、《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经济论证》、《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主编,四卷)、《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主编之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法规与政策研究报告集》(主持人),等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勇传

 

    (1935.3.1—)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水电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资源、水电、电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风险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都有重要创新。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出版著作《水电能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1本,发表论文15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卫健

 

    女,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研究室主任。1953年3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籍贯河南南乐。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Radiocarbon编委。

    主要从事宇宙成因核素(14C,10Be等)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她等检出东亚季风新仙女木(YD)事件的地质证据并指出东亚YD事件百年尺度季风变率特征和全球寒冷性质;较早指出高低纬气候和海陆气相互作用以及古ENSO对YD季风降水突变事件的贡献;提出氧同位素阶段3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梯度对东亚季风的重要影响;根据中国黄土10Be记录重建了晚更新世高分辨率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历史,拓展了黄土10Be记录示踪环境变化的研究方向。率先建立液闪14C小样品以及加速器微量样品装置,形成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的14C制样序列,建立了不同类型样品前处理方法。她提出并主持建成了多核素分析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五项省部级一等奖和发明专利1项。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籍贯江西上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贵州省科协主席。

 

    参加和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提出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理论和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提出地球核转变能演化模式,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非均变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科学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代表作有《吉林陨石综合研究》、《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月球科学概论》和《天体化学》。

 

茆智

 

    (1932.9.20—)节水灌溉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长期致力于节水灌溉研究与开发。90年代以来主持并完成8项国家及国际合作的重要节水灌溉研究项目,成果已在4省(市、区)累计推广166万公顷,增产粮食27.4万吨,节水13亿立方米,经济效益4亿多元。学术方面,提出了先进、实用的需水量和灌溉实时预报理论与方法和水稻节水高产的灌溉模式,首创性地提出了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归规律和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产生“反弹”的理论及其指导节水灌溉的方法,为灌溉工程的运行、规划设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先进、实用的节水理论与技术。

 

    近8年来,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和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0年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该年全球仅茆智一人获此奖项)。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道先

 

    地质学家1933年8月24日生于浙江诸暨。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

 

    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岩溶地下水量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指导水文地质勘查工作。80年代建成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建立了包气带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总结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进行全球岩溶的对比。总结了中国开放系统和半开放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趵突泉的补给途径。研究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以石笋信息研究全球变化,提出岩溶动力学。代表作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

 

博家谟

 

    生于1933年7月,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湖南沅江人。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北京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留所工作。1966年起历任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所(今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理事,国际沉积学会、国际地球化学学会、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学会会员。198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长期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196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岩油气生成演化理论与评价指标方法;丰富和发展陆相生油理论,提出煤成烃潜力新模式;发现膏盐沉积相浅层未成熟原油,提出膏盐沉积未熟生油岩生油新理论;在中国沉积物中首次发现葡萄藻(烯)、含硫有机化合物等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成功地应用于判别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油源对比等。参加负责研究的“中国煤成烃开发”项目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有《碳酸岩有机地球化学》、《煤成烃地球化学》等;撰有《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古沉积环境》等论文100多篇。

 

翟裕生

 

    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1930年2月6日生于河北文安。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较早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提出成矿接触带构造体系和多种矿床的构造—矿化模式,主编我国第一步矿田构造学专著,建立矿田构造学科体系框架。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阐明鄂东富铁矿床成因,发现新的铁矿类型。提出区域成矿系统及演化论,主笔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区域成矿学专著。代表作有《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规律》、《矿田构造学》、《区域成矿学》和《古陆边缘成矿系统》。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节日人潮使吊桥摇晃台江调集“重兵”把守(图)
下一篇:一居民因十级伤残将公安局告上法庭索赔9万元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