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万名农村妇女活跃民族文化传承舞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2-19 09:44:37  来源:  

 

    据黔东南日报消息 12月16日,在锦屏县隆里古城,深冬的寒气抵不住人们的热情,王长姣举着有20多斤重的大型彩龙龙头,和古城女子舞龙队的队员们一起,把一条长20多米的彩龙舞得虎虎生风,赢得了在古城旅游观光的游客们热烈的掌声。在锦屏县,像隆里女子舞龙队的队员一样正在为12月19日在隆里古城举办的舞龙狂欢节进行紧张排练的农村妇女就有300多人,而平时活跃在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舞台上的农村妇女演出队伍有170多支,1万多名农村妇女纷纷走出灶台,登上舞台,成为民间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人。


    在锦屏清水江两岸的苗乡侗寨,“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谣、演民间戏剧”已经成为农村广大妇女的一种新时尚,广大妇女纷纷走出灶台、登上舞台,她们通过组织民族民间歌会、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展示自己的风采,以饱满的激情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使当地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很好抢救、保护、发展,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一只新力量。锦屏县女子龙舟队今年5月夺得全省龙舟比赛金奖,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学习锦屏龙舟队“团结拼搏,敢于争先”精神的活动。在锦屏县农村,今年由农村妇女组织、观众达到1万人次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有22次。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关怀下,锦屏县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县15个乡镇都利用举办民歌会、“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和民族旅游推介等活动,为广大妇女搭建了展示新时期当代女性新形象的舞台。

                     
                    (杨秀廷 罗永柒 杨屏)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国家民委领导到我州调研李飞跃冯仕文陪同
下一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进点会议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