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特派记者 周亮 贵阳摄影报道)为推进原生态民族文化建设,8月16日上午,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暨《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创刊和出版仪式在省城贵阳举行。据悉,《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全国首家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暨《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创刊和出版发行是我州着力推进原生态民族文化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是奉献给全州人民的一份文化大餐,是迎接新中国诞生60周年的一份厚礼。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晓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孔令中等省领导出席。
州委副书记韩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晓春,州政协副胡国珍,凯里学院党委书记龙则池,凯里学院院长曾羽,州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创刊和出版仪式。
据了解,《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由凯里学院主办,省教育厅主管。发展思路上坚持开拓创新,突出专业化发展,立足贵州,推介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打造在国内有影响的民族文化研究学术刊物。《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为季刊,大16开本,96页。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献整理与研究、理论视野、专家访谈、田野调查、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民风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发展等13个栏目设置。《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 从少数民族地方研究出发,系统介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悠长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绚丽多彩的原生态多民族文化、快速推进和发展中的社会事业。为了解黔东南、研究黔东南、热爱黔东南和建设黔东南提供一个州情教育教程。
刘晓凯对“一刊一书”的创刊和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与创刊和出版发行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刘晓凯说,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对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非常重视,就凯里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专门作了《凯里学院要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讲话。讲话殷切期望民族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期盼着民族文化在新时期得到更大发展更大繁荣。
刘晓凯指出,“一刊一书”的创刊和出版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行动,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贵州丰富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刘晓凯要求,凯里学院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指导原生态民族文化建设;要深刻认识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建设在我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原生态民族文化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孔令中在讲话中说,《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的创刊为个民族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研究的展示平台。《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 重在创新、贵在坚持、注重实效,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凝炼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州委副书记韩卉在讲话中指出,“一刊一书”力争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内涵,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审美渴求和精神享受。“一刊一书”的创刊和出版发行,是凯里学院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建设,以突出文化软实力助推我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生动实践;是凯里学院坚持科学发展,把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统揽全局的首要任务,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成功实践。
“一刊一书”的创刊和出版发行,为我州深入研究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等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等位民族代表的居民建筑,以苗侗银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以酸汤鱼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搭建起更为广阔的认知、感受和研究平台,为黔东南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加快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会上,凯里学院党委书记龙泽池致欢迎辞,凯里学院院长曾羽介绍了“一刊一书”创刊及出版情况。会上还进行了精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教育汇报演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