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落户我州"民族环保第一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8-15 09:16:11  来源:  

 

    本港讯 (吴育瑞)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新农村,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和贵州省文物局“村落文化景观”,8月初落户素有“民族环保第一村”的锦屏县文斗苗寨。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松在锦屏县文斗苗寨调研时指出,黔东南的原生态保护相对完好,到处是青山绿水,无论从旅游开发还是农村经济发展上来说,都有后发优势,现在要在文斗苗寨做的是生态的利用,特别是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保护、传承、利用,使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做成贵州特色,发展成“贵州模式”。
                    

    省文物局王红光局长表示,启动文化创新工程和村落文化景观在按照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的目标,通过对文化创新项目扶持、培育、推广,引导文化行业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我国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文斗而言,有“锦屏文书”、大量的碑刻、各式的建筑,只要按照一个统一的规划,全面建设一个真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斗村,最终达到社会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幸福,在总结其发展进程中形成“贵州模式”,让更多的传统村寨从中得到启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文化部、省文物局、黔东南州文化部门的7名专家围绕加强文化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城市文化环境与公共艺术等主题先后发言。专家认为,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对文斗进行引导发展,让其更加系统自觉地开展文化战略研究,立足现实,把握前沿,定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dreamlak【收藏】
上一篇:8月16日二商场招聘会招2214人附招聘岗位表
下一篇: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