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别遗忘农村留守老人需要社会给予关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1-07 00:00:00  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  


  剑河县街上村83岁的潘引娣老人一个人留守农村已经3年多了。

  8年前,老人守寡30多年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不幸去世。5年后,儿媳妇外出打工杳无音讯。孙子两年前初中毕业满18岁后也外出打工,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苦苦地支撑着自己的风烛残年。如今老人每月靠村里给她争取到的低保过生活,身后事是她想也不敢想的伤心事。在我省农村,这类子女不孝顺、子女不愿管老人的事例还不在少数。

  “由于我省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流动方式的改变,导致相当多的老年夫妇和独居老人固守乡村,使得养老关系中的载体与对象发生了空间分离,使如今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养老、医疗等现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的社会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一社会现象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最近举行的老年学学会年会上,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肖先治领题调研的《黔东南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一宣读就引起了人们对我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忧虑。

  从2008年6月开始,由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肖先治和贵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军昌分别带队的调查组带领贵州大学法学院的10多名研究生分别深入到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的很多乡村,历时近半年,走访了近千户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扎实的入户调查。

  剑河县麻栗村的张两山老人,现在78岁,丈夫76岁,两老身体都不好,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多年都没寄钱回家,还留下2个小孩由他们照顾。两老生活相当艰难。在农村,像张两山老人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据三穗县对全县300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0%的老人生活费来源于自己,10%的老人生活费来源于子女,10%的老人生活靠农村社会救济。子女外出打工的确带来了农村家庭条件的改善,但是因打工子女经济条件不好,还要维持自己的小家庭,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度不高,大部分留守老人主要是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

  除了基本生活,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和精神慰藉的情况就更加令人难过。“小病扛、大病挨”仍是留守老人的普遍心理。三穗县塘洞村的杨老人,与妻子均70岁,男性老人腰椎间盘突出已20年,很难下地干活,老伴有气管炎,身体更差,儿子外出打工的钱只够养活自己的小家庭,没有办法给父母寄钱,老人没有享受农村社会救济,生活相当艰难,是“因病致贫”的典型个案。由于生活的艰难,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更加苍白,除了看电视、聊天,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

  经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生活质量差;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等成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共同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全社会的关心,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方式之外,还需从社会制度上为农村留守老人开出一条“绿色通道”。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支出的分配不均,据中央电视台《新闻1+1》记者柴静报道:我国现在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消耗了用于社会保障全部支出的89%,而占70%的农民只能分配到11%。

  在我省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自然灾害频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来说,尽管2007年全面实施的农村低保制度开创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的新格局,但对于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仍存在诸多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养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留守老人发展家政服务;尝试推行留守老人家庭集体生活,利于互助;依托农村基层社团组织的发展助老作用,通过老年人协会等社团组织来建立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的互助……”经过调查,肖先治研究员的调查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措施,但要真正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还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开展农村火灾隐患查找原因分析活动
下一篇:国家工商总局到黔东南督查食品安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